心血管事件是全球主要死因,而体重指数(BMI)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BMI升高所致心血管风险部分由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介导。现阶段针对体重管理的行为治疗只在短期内有效,大多数体重减轻药物疗效不持久或安全性欠佳,手术也只推荐用于非常肥胖的患者。种种问题导致因BMI升高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日益增加,许多国家的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愈演愈烈。
但与肥胖不同,血压和血脂等可以在临床或公共卫生中得到良好的控制。BMI升高带来的心血管风险部分多由这些代谢因素介导,那么控制代谢因素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BMI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如果可以的话,又能到达什么程度呢?
为此,来自哈佛大学公卫学院的Danaei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定量血压、血脂和血糖(单独或联合)在高BMI、超重和肥胖所致冠心病和卒中风险中所占比例,并就该比例是否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可以使BMI升高引起的冠心病和卒中额外风险分别减少50%和75%,研究结果在最近的The Lancet杂志上。
该研究共纳入1948至2005年间9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8亿名患者(包括57161名冠心病患者和31093名卒中患者)。所选队列研究均排除年龄<18岁,BMI<20kg/m2或既往有冠心病史或卒中史人群。主要评估校正和未校正血压、血脂和血糖情况下,BMI对冠心病和卒中的风险比。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整合风险比,并且计算校正相关因素后额外风险的弱化。
研究结果表明,校正混杂因素之后,BMI每增加5kg/m2冠心病风险比为1.27,卒中险比为1.18。在此基础上校正血压、血脂和血糖危险因素后,冠心病风险比减少至1.15,卒中风险比减少至1.04,意味着这3种危险因素在BMI升高引起冠心病和卒中的额外风险中分别占46%和76%,其中,血压是最重要的介导因素,占冠心病额外风险的31%,卒中额外风险的65%。
另外,这3种危险因素占据的额外风险百分比在亚洲和西方国家无显著差别。和正常体重相比(20≤BMI<25kg/m2)相比,超重(25≤BMI<30kg/m2)和肥胖(BMI≥30kg/m2)显著增加冠心病和卒中风险,肥胖和超重的冠心病额外风险分别有50%和44%是由血压、血脂以及血糖介导的,而对于休克额外风险,比例分别为98%和69%。
该研究由此得出结论,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可使BMI升高引起的冠心病和卒中额外风险分别减少一半和3/4。但仅仅依靠控制这些代谢指标是不够的,有效控制体重和逆转肥胖才能达到全面的心血管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