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全球流行及分布趋势

2014-09-06 15: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陈润泰
字体大小
- | +

本周有一些关于心脏健康的好消息:一篇发布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宣称,过去的十年见证了美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有了巨大改善。要知道,这可是大事件,毕竟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是美国公民的头号杀手!

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Harlan Krumholz教授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表示:“在此之前,没有人会想到我们在与心脏病作斗争所付出的努力可以换取如此之快又如此之大的进步。这是对科学和系统的执着所赢得的胜利!”

这个胜利主要体现在以下数字,且针对年龄超过65岁的人:所有种族和地区间的住院率都有所下降,心脏病发作下降了38%、心衰30.5%、缺血性脑卒中33.6%和突发胸痛83.8%。同样地,在以上所描述的条件下,一年内个人住院死亡风险也平均下降18%。

为了明确这一点,研究人员浏览了1999年至2011年期间,来自Medicare Fee-For-Service项目的3400万份患者资料,并控制了年龄、种族、性别、工作地点和保前身体状况如糖尿病。

怎么会这样呢?美国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处于肥胖的危机之中,或者可以说是“全球性的肥胖大流行”,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那样。

“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该研究的作者Krumholz承认了这一点,“但是,在美国,我们已经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所以总的来说预后已然得到了改善。”

这些改善体现在更好的筛查心脏状况、护理质量的提升、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循证治疗的意识和运用,如手术和降脂的他汀类药物方面的发展。

换句话说,美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管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对抗可预防的危险因素,如抽烟、缺乏体力活动、酗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开始扭转心脏病流行的局面。尽管美国受益了,但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却不容乐观。

事实上,巴西、 俄罗斯、 印度和中国已经遭受过了非传染性疾病(NCDs)中的全球流行率最高的几种疾病,因此导致了全球每年超过3600万人死亡。

所有的资料都证实了这一说法。仅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1个有心血管疾病(总计超过2亿人口),而且预计到2030年,每年的心血管事件将跃升到50%。另外,由于快餐连锁店和垃圾食品在中国的激增,前面所提到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可能每年还会多出2130万个心血管事件和770万人死于心血管事件。同时,在巴西,每年的心脏病死亡率超过30%,其次是癌症(17%)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15%)。

印度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在2012年,Indian Heart Watch项目在世界心脏大会上发布了一个具有佐证作用的研究结果,宣称发现心血管疾病在印度与日俱增是由于一些关键性的生活方式因素:79%的男性和83%的女性运动不足,约50%的人有高质饮食的习惯。另外,近60%的印度人很少吃水果和蔬菜,还有12%的男性抽烟。

这些国家的经济或许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但是它们的心血管健康水平却远远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后面。这一切都归结于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的低消费、城市化和不良文化现象,如情愿一边看Netflix公司的电视节目,一边暴饮暴食,也不愿意做做运动,最终导致国民都处于心脏病的高危风险中。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因素也使得美国公民备受心血管疾病的困扰,还好现在我们似乎找到了对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办法。

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既关乎人类的生存,也和经济相关。在2011年的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全球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开销进行评估,认为其在未来20年内将会增加22%,总计超过一兆美元。这个数据意味着直接的医疗费用,以及因残疾或过早死亡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或者因生病导致工作时间减少。

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增长,心血管疾病也日益增加。但美国作为一个富裕且高发心脏疾病的国度,却似乎已经找到了预防和循证治疗方面的潜在的解决方法。

关注“丁香园心血管时间”,即可浏览更多相关资讯。

心血管二维码_副本.jpg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润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