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内酯未能降低心衰患者30天再住院率

2014-09-22 11:13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ouxinbin
字体大小
- | +

一项基于多中心医保人群的倾向值匹配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住院患者,出院后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并未降低其30天再住院率,同时也未能降低其30天心衰再住院或全因死亡风险。

显然,螺内酯对于改善心衰出院患者的30天再住院率作用有限,但这一评价指标也存在争议,因现行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把30天再住院与医保支付挂钩。 

对此,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的Chakradhari Inampudi博士接受采访时说道,并不是螺内酯本身对于心衰患者无效。毋庸置疑,螺内酯是一个了不起的药物,但是其作用大多是通过随机试验证实,而少有在真实世界患者人群中研究该药物的获益。

他同时补充道:“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该问题,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临床医生喜欢使用这个药物,但是同时我们希望该药物能使这些有合并症的患者获益更多。” 

作为首席研究者,Inampudi博士在美国心力衰竭学会2014科学年会(HFSA2014)上公布了这一Alabama Heart Failure Project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来自阿拉巴马州106家医院的共5479例年龄≥65岁的心衰住院患者。

经过筛选,共有1900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血肌酐<2.5 mg/dL(男性)或<2 mg/dL(女性);血钾<5 mEq/L。研究者共倾向性匹配了410对出院后服用或不服用螺内酯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24%为女性,42%为非洲裔美国人。 

患者出院后是否服用螺内酯,取决于现行的医疗模式,而并非选择特定患者给药。 

表1:出院后螺内酯对比无螺内酯治疗患者的30天结局危险比(HR)(95%置信区间)
QQ图片20140922073114.jpg
同时醛固酮拮抗剂也未能对6个月或1年的上述临床终点产生明显影响。 

Inampudi博士说道:“临床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很好地转化到真实世界患者身上”,那么临床医生是应该提高用药剂量,还是更加优化其他心衰药物疗法呢?“所有研究纳入的患者均已经使用了足够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也很难达到指南中所推荐的剂量。” 

那么该结果的出现是因为临床试验纳入的患者较少合并其他疾病,还是缘于其通过醛固酮、血钾以及肾功能监测,跟踪疗效同时避免了不良反应呢?而后者显然在临床实践中无法普及。 

Inampudi认为,在临床实践中,对心衰患者通常不会随访足够长的时间来全面评估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获益,而这种获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心室扩大和其他不利心脏重构的逆转。该随访时间可能至少需要30天或6个月。 

Inampudi说道,目前他们研究团队的方向主要为制定相应策略以进一步改进那些对醛固酮拮抗剂最为敏感心衰患者的筛选方法;确定最佳用药剂量和监测患者用药效果、获益和副反应;以及如何减少副反应风险,使得螺内酯在临床实践中也能获得类似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

关注“丁香园心血管时间”,即可获得5个丁当奖励。

心血管二维码_副本.jpg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heart20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