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第二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

2006-01-02 00:00 来源:九州麻醉网 作者:曾因明
字体大小
- | +

1979年8月18日至23日中华医学会主办,黑龙江省医学会承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一九八四年将它改为第二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至今已25年,当时正值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的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会议作出了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时期。

一、会前的形势

我国的麻醉学专业,建国三十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旧中国,几乎没有麻醉科技人员和麻醉科室建制。药品器材全部依赖进口,品种非常之少。建国之后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麻醉学科迅速发展,专业队伍迅速扩大。1964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麻醉学术会议后,促进了麻醉专业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是两年后,由于林彪"四人帮"长达十年严重干扰破坏,麻醉学和全国其他科技工作一样,遭受到空前的压抑和摧残,教学和科研停滞不前。在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以后,相继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医学卫生科学大使,给麻醉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科学春天的到来,麻醉专业的恢复与发展也相当迅速,不少省、市、自治区成立了麻醉专业学会,召开了专业学术会议并参加了有关学术活动,各单位的麻醉科室相继恢复重建。在百废俱兴的情况下,召开了此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

二、大会情况

大会参加人数245人,正式代表190人,列席代表55人,我国第一代麻醉学家有尚德延、吴珏、谭蕙英、王源昶等教授参加,由中华医学会拨款2万元,黑龙江省政府拨款 2.5万元。会议历时6天。大会总负责人有全国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尚德延,黑龙江省医学会副秘书长张洪铎,黑龙江省麻醉学会主任委员郝健英。学术组由全国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吴珏、秘书长赵俊、黑龙江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郑方负责,会务组由黑龙江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薛明伦负责。

大会论文审稿由尚德延、赵俊、郝健英负责,大会资料选编的编制由郝健英负责,共选录261篇论文,分成六部分:第一部分麻醉基础理论20篇;第二部分中西医结合12篇;第三部分常用麻醉方法83篇;第四部分不同病种的麻醉处理91篇;第五部分麻醉意外与复苏25篇;第六部分技术革新10篇。

大会开幕式由全国麻醉学会主任委员尚德延作题为“为促进麻醉学的现代化而奋斗”的讲演;总结了当时的全国麻醉学概况、主要成绩及今后任务。

(一)主要成绩

1、临床常用麻醉

(1)硬脊膜外麻醉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并具有我国特点的麻醉。用于各种年龄。头部以外各部位手术,在麻醉和治疗上,操作技术不断改进,并发症及意外的预防处理以及理论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2)腰椎麻醉仍为常用方法之一,在小儿手术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腰麻后头痛有的地区已降至0.4%;
(3)颈丛、臂丛阻滞的应用也较普遍,各种技术和进路都在使用;
(4)吸入麻醉,除乙醚外,国产的氟烷和甲氧氟烷应用较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开放滴给法外,几乎全部使用国产103麻醉机的密闭吸入法,避免了空气污染,节省了药物,效果确实而安全,而且有些单位进行了吸入浓度的测定研究;
(5)静脉麻醉多为复合用药。当时次静脉为普鲁卡因(有时用利多卡因)和吗啡复合麻醉为主,神经安定镇痛药和氯胺酮的应用也不少;
(6)低温麻醉主要用于心血管手术,降温降压也常应用于颅脑手术。

2、专科麻醉 

建国三十年来,专科麻醉的进展很快。根据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特点和手术特殊需要,小儿麻醉、老年麻醉、妇产科麻醉、颅脑手术麻醉、肾上腺、甲状腺、胸腺等手术麻醉,高血压、糖尿病人的麻醉,严重烧伤、创伤麻醉,肾、肝移植手术麻醉,胸外科和心血管手术麻醉以及体外循环的实施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日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战伤麻醉也取得了新鲜经验。

3、中西医结合

自1958年以来,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已有很大的普及,在理论研究上不断深入。中西医两方面互相协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各种实施方法和基础理论,为进一步从理论和技术上使之完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1970年发掘出中药麻醉后,其主要有效成分很快得到明确并已能人工合成、在催醒方面,除毒扁豆碱外,我国又研制出新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关于中药麻醉对循环,特别是微循环的作用做了大量临床和实验观察,加深了认识,改进了临床工作。从中草药中提取肌松剂的工作由来已久,目前似以左旋箭毒碱的效果较好。此外,从中草药中还还发掘出有效的降压药(环轮宁)并已用于控制性降压术。这些都在继承、整理、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和创造我国新医药学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4、急救复苏与加强医护

自有麻醉专业人员以来,就开始投入各种危重病人的急救复苏。这些工作不分限于手术室内和医院内,而且普及到医院外,包括触电、溺水、土埋,CO和急性药物中毒车祸等等所致的紧急情况。其中以同呼吸循环关系密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最多。在与兄弟学科共同协作下,效果不断提高。在心肺复苏方面,通过创造性劳动,已取得了优异效果。

近年来,手术室内外的监测正在逐步完善和现代化,麻醉人员并参加了某些仪器的研究。

5、科学研究

主要针对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手术,不同麻醉药物和方法,降温,体外循环以及急救复苏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做过很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其中发呼吸循环与脑肾功能等方面的病理生理、生化的报道最多。出曾对历年来我国自制的多种麻醉和急救新药和其他有关药物进行了实验和临床鉴定并开展了药理学研究。近年来,主要在临床研究中,采用了一些新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多数单位的研究工作均与兄弟学科协作完成,少数单位的麻醉科成立了自己的化验室及实验室。

呼吸生理是麻醉工作者熟悉的问题。对各种麻醉、低温、深低温、体外循环和各种年龄手术和急救中所发生的肺脏本身和因此而引起的全身继发性改变,以及全身病变对呼吸的影响都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呼吸功能不全所引起的肺部及全身病理和生化等改变进行了较多研究,对包括合理使用各类型呼吸机在内的呼吸疗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提高了疗效。

循环功能对麻醉工作至关重要。对已陷入休克和患者不同病因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肺水肿,先天性心脏畸形,尤其是复杂、重症心脏病人施行手术如何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及术后处理从来是麻醉的重要课题。因此,也从各方面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对重危病人的处理和急救复苏中所遇到的心功能与外周循环改变和因此而引起的周身及生命器官的病理生理生化改变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的有心排血功能,心肌代谢,心肌顺应性,心脏手术时心肌保护的方法与效果,外周循环阻力,微循环,血容量测定心脏血液动力学观察等。在临床研究中,无创伤技术正在日益广泛地被采用。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手术时如何作好麻醉手术中处理,由于循环功能衰竭所引起的继发性蛝功能衰竭的防治,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已经提高了临床工作质量。

输血,成份输血,各种血浆代用品,血液稀释法和自体输血在不同病人合理应用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探讨,出凝血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研究,近年来的报道也很多。在研究工作中,使用电子显微镜寻有关和组织进行微结构的也已逐步开展。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增长,老年病学日益广泛地引起麻醉工作者的重视,从而提高了麻醉和治疗的效果。免疫学的研究已开始深入麻醉专业。

(二)   今后任务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新内容新学科层出不已,各种边缘科学不断兴起,麻醉专业所接触的面越来越广,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我们在成绩面前找出差距,按照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思想认识,队伍建设,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方法和作风各方面中上“四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战役中,使麻醉专业得到普遍提高,药材供应得到保证,重点科研项目得以突破。虽已做出很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不少。

尚德延教授特别强调了麻醉学科的地位和队伍建设,全国麻醉队伍相当大,但情况比较混乱,业务水平不高又参差不一,与在“四化”中所承担的任务相比,差距不小。首选要彻底扭转轻视麻醉的思想。从整修中外医学史上,也可明显地看出,外科的第一重大突破莫不伴随着麻醉的突破,何况现代麻醉学早已不是过去折狭义麻醉,不但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相应的够深够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深入到所涉及的各种边缘学科中去。仅就临床麻醉工作而言,不但要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还必须熟悉各种重危病人的治疗和急救。那种认为麻醉专业无足轻重,不关心麻醉专业的思想应该尽快纠正。根据不算全国的报道,可以避免的麻醉并发症为数不少。有的省今年“中晋高”考试中,麻醉专业及格者全省仅十一名。据有的科研单位统计,在129名三年制青年医生中,具有高中水平者仅14名,蓁均仅小学文化水平。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这些都说明麻醉队伍需要认真整顿,干部急需有计划地培养。各医院、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恢复或成立麻醉科室或组,麻醉学教研室,研究室等建制并配备有相应水平人员。经采取有力的组织措施以使专业得以巩固、发展和提高。麻醉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等也很重要。麻醉学科经验经过这次会议后8年时间通过老一辈专家尚德延、谢荣、金士翱、曾因明等教授不懈的努力,1987年国家教委将麻醉专业上了目录为医学二级学科,1987年徐州医学院首先设了麻醉系、198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相继也建立了麻醉学专业,1989年卫生部第12号文件也确定了麻醉学科为二级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对学科建设及队伍提出了要求,给予了高度重视,使尚德延教授在多次大会上的呼吁成了现实,他将可瞑目矣。

学术交流均在大会场上进行,历时6天。全文发表者55篇,每人15~20分钟。大会摘要发言者201篇,每人发言5~8分钟。

大会期间还进行了下列事项:

1、宣布成立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会,尚德延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吴珏、谢荣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赵俊教授担任秘书长;

2、决定创办两本专业刊物:中华麻醉学杂志:委托河北省医学院情报所出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经过努力,1981年3月创刊,由谢荣教授担任总编辑;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委托徐州医学院主办,经过努力,1980年创刊,由李德馨、曾因明担任主编。经验表明该两本为发展麻醉事业、提高学术水平和培养人才做出巨大贡献。

3、.组织代表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参观了气相色谱分析及麻醉物理学实验室;

4、黑龙江省长陈雷同志于省政府设筵执招待了全体代表一次,会上陈省长与代表一一握手说明领导对这次大会的高度关怀和重视。

5、为了提高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麻醉学术水平,由全国麻醉学会联合黑龙江省麻醉学会委派吴珏教授为首的七人讲学团,在大会后由1979年8月24日至8月28日于牡丹江市开展学术讲座;吴珏教授讲国外麻醉的进展和对国内麻醉医师素质的要求,赵俊讲麻醉与内分泌疾病,刘俊杰讲椎管内麻醉及神经损伤,庄心良讲肌松药的应用,郑方讲水电解质平衡与输液,郝健英讲棘间穴电针麻醉,薛明伦讲血流图法测查肢体血流。听讲人员每次200人,反响良好,达到预期目的。

抚今追昔,我们要深深感谢给第二次全国麻醉学术会议成功召开作出大力支持的仍健在的老抗联战士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原黑龙江省医学会副秘书长张洪铎同志和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吴珏教授,更要深切感谢和缅怀为这次大会和我国近代麻醉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已故的尚德延、靳冰、谭丕森、谭树家、詹振刚、王仰槐、周权等教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西方的部分资料由曲仁海、李立光教授提供,谨致谢意。因已25年之久,有些过程可能记忆有遗漏,希望与会同道们予以更正和补充。

编辑: ach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