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时限和形态或为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2012-03-31 13:46 来源:丁香园 作者:李慕白
字体大小
- | +


各组心源性猝死的累计发生率

在许多不同的人群中,QRS时限和形态与较差预后相关,但其对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特别是发生心源性猝死(SCD)风险的预测价值尚未得到很好研究。本研究旨在评估QRS时限和形态对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积极监测和观察等待期的预测价值。

该研究以辛伐他汀和依泽替米贝在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群体中的研究(SEAS)为背景,共纳入了1542例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3±0.8年(合计随访了6631患者·年)。并将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被随机分为辛伐他汀/依折麦布组和安慰剂组。QRS时限作为分类变量,被分为<85毫秒、85-99毫秒和≥100毫秒(不包括束支传导阻滞)。在校正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的协变量后,研究评估了QRS时限和束支传导阻滞时QRS形态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提示,心血管疾病死亡68例(4.6%),包括心源性猝死27例(1.8%)。 QRS时限<85毫秒有900例(58.4%),85-99毫秒有396例(25.7%),100毫秒(不包括束支传导阻滞)及以上有144例(9.3%),100毫秒(包括束支传导阻滞)及以上有102人(6.6%)。经多因素分析,与QRS时限<85毫秒的患者相比,QRS时限≥100毫秒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5倍(95%CI=1.8-13.7,P = 0.002),而发生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2.5倍(95%CI=1.2-5.1,P = 0.01)。

据此得出结论,在无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QRS时限和形态是较差预后,特别是心源性猝死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文献下载impact of QRS Duration and Morphology on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Aortic Stenosis The SEAS (Simvastatin and Ezetimibe inAortic Stenosis) Study

编辑: limub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