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专访:大会主席张健教授谈心衰现状与会议亮点

2016-03-13 20: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任杨源
字体大小
- | +

3 月 12 日,在 2016 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会议现场,大会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教授就心衰的疾病现状与本次会议亮点回答了丁香园的提问。

ccvideo


张教授提到,二十一世纪心血管病领域的两大问题是房颤和心力衰竭,而目前心衰的死亡率依然很高,患病率也是居高不下。所以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用行动来改变现状。去年,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及国家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与中国医师协会的悉心指导下,中国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成立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任务迫切,并做了大量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心力衰竭防治工程、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石景山社区人群调查、内蒙古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等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心衰方面的工作实践,专委会筹备了本次会议。会议目标是传播国内及国际先进的心衰诊治技术,因此定名为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其次,为了体现专委会工作特点,就定名为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本届会议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研究、内科、外科、急诊、护理等方面课程,形成了多学科协作的心衰会议。会议设置亚太论坛以及国际论坛,并涵盖基层骨干培训项目。

对于心衰诊治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张教授提到其首要工作是以预防为主,将防治心衰的关口前移,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因素。其次是对患病人群进行积极准确的诊治。张教授提到精准诊治的概念,以往对心衰的理解只是强心利尿扩血管,如果能做到精细管理患者并对其病因和诱因进行准确整治,那么一年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都会明显下降。张教授强调「精准」是对患者所有临床状况的精准把握,并不一定指的是基因。第三是对于终末期患者的救治,需要更好地发展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等等技术。

在谈及心力衰竭国际学院的建立时,张教授强调这是一个纯学术的教学机构,致力于传播分享国内外心衰的诊疗经验和先进知识,这也正如该学院标志上的学术「殿堂」传达的意义一致,而「盾牌」体现的则是守卫健康。培训内容上设置多个板块,包括基础教育、患者培训、医师提升、骨干训练及新技术介绍等,全方位实现心衰知识的教育与内容普及。同时开辟病例讨论园地以帮助医师提高诊疗水平。在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将对这些板块进行扩充和延伸,促进心衰诊疗的规范化;对所有的医疗行为进行反馈和监测、管理和交流,推进形成中国心力衰竭大数据库。

编辑: 任杨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