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控现状呈现“三高三低”,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加强我国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性,普及患者教育,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是高血压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优化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可增加疗效,改善患者依从性。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利尿剂是两种具有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其联合治疗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优选组合之一,近期正值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00 mg/12.5 mg)上市,记者针对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优势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良地教授进行了采访,现整理专家的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
孙宁玲教授、谢良地教授
Q1. 单药治疗血压不能达标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对于此类患者,您倾向于增加药物剂量还是增加药物种类?原因是什么?
孙宁玲教授:目前指南推荐,对单药治疗两周内或一个月内不能降压达标的患者,就应调整治疗方案。调整的方法有两种,即增加药物剂量或应用联合治疗。
众所周知,增加药物剂量以增加疗效的同时也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这会严重影响患者依从性,从而影响降压治疗效果。以氢氯噻嗪为例,低血钾是其治疗的不良反应之一。
临床应用其常规剂量时,常可导致低血钾和高尿酸明显增加,但在较低剂量时可减少甚至避免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联合治疗可选择两种可协同作用的药物进行组合,这样即可增加疗效,又可避免单一增加一种降压药物剂量带来的不良反应增加。
谢良地教授:对于高危患者使用联合治疗方案特别是单片复方制剂,除可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外,还可提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这会使血压控制的效果进一步提高。
Q2. ARB+利尿剂联合治疗的优势是什么?
孙宁玲教授:高血压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对于ARB和利尿剂的组合,前者主要针对高血压发生的血管阻力机制,后者则针对高血压发生的容量机制,两种药物一起应用时可产生降压协同作用,发挥多重的降压疗效。
除降压疗效外,LIFE研究证实,ARB 氯沙坦(50 mg)与利尿剂氢氯噻嗪(12.5 mg)联合治疗还可降低伴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且不良反应较少,提示ARB联合小剂量利尿剂可使患者疗效改善,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研究还表明,增加ARB剂量可增加其器官保护作用,因此对于ARB联合小剂量利尿剂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增加ARB剂量(100 mg)或可为患者带来更佳的疗效,同时不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临床实践也表明,这种联合方式具有更好的依从性和疗效。
因此,目前有针对这种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用于临床,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50 mg/12.5 mg,其方便患者服用,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在保证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血压管理。而今年含更大剂量ARB 类药物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00mg/12.5 mg已上市。
谢良地教授:我国90%的高血压患者均合并其他心血管高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其血压管理应更加严格。对于这类患者起始应用ARB联合利尿剂治疗可较单药治疗更快地使患者的血压达标,从而能够更多地保护其靶器官,我认为这是这种联合治疗的优势之一。但需强调的是,这种治疗对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是有限的,患者的临床获益主要是源自于其血压的降低。
此外,我国属于盐负荷较高地区,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对于这类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应用ARB和利尿剂联合治疗可更加有效地降低血压,增加临床获益。日本一项研究表明,与氯沙坦单药100mg治疗相比,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100 mg/12.5 mg治疗2、4、8周可分别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降低7.1/3.5 mmHg、8.4/3.8 mmHg、9.2/5.1 mmHg(P<0.001)。
文章转载自《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