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疗: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衰

2014-10-29 13:27 来源:丁香园 作者:iang
字体大小
- | +

一项小型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因心衰或其它心脏原因入院的患者中,未诊断的睡眠障碍性呼吸(SDB)较为常见,而对于这些已经出现SDB征兆但是尚未确诊的患者,应该在院内进行睡眠试验明确诊断。

另外,该研究还显示出院后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可减少睡眠呼吸暂停试验阳性患者的30天再入院风险,至少对于完全依从CPAP治疗的患者是如此。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上。

通过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研究人员发现尚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但出现睡眠障碍性呼吸症状(例如打鼾)的心衰、心律失常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79%存在睡眠障碍性呼吸。

在19名出院后使用CPAP仪器并且完全依从的患者中,没有一名在一个月内再次入院,而在另外17名出院后未使用CPAP仪器的患者中,一个月内再次入院率为17%,在出院后仅某些时候使用CPAP仪器的患者未获得明显益处。

研究牵头人Shilpa R Kauta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表示该研究突显了睡眠呼吸暂停是心脏病住院患者的一种主要疾病,尤其是对于心衰和房颤患者。诊断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有助于改善这些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

Kauta等共纳入106名心血管监护单元内出现睡眠障碍性呼吸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59岁,平均体重指数34,男性占62.5%。绝大多数患者诊断为心衰(87.4%)或房颤(47.1%),少数因胸痛或心梗入院(占7.7%)。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睡眠监测仪为便携式3型睡眠监测仪,这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接心电图导联,也不需要睡眠技师在旁监测,与经典的睡眠测试不同(经典的睡眠监测是采用1型睡眠检测仪且患者需整夜呆在睡眠实验室)。

监测结果显示共有81名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意味着这部分患者患有睡眠障碍性呼吸。在出院时,给予其中50名患者自动CPAP仪器以及合适的呼吸面罩,其余31名患者中大多数拒绝治疗或要求更为广泛的睡眠试验。

最终获得42名患者的30天CPAP使用数据:19名患者完全依从CPAP治疗,平均每晚使用6.4小时,坚持28天,20名患者部分依从CPAP治疗,平均每晚使用5.3小时,坚持9天,3名患者未使用CPAP仪器。

结果显示完全依从CPAP治疗的患者出院后30天内无一人因心脏问题再次住院或至急诊科就诊,而部分依从和不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中各有30%和29%至急诊科就诊或再次住院。

随机试验正在进行中

Stephen S Gottlieb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指出使用CPAP仪器治疗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能与未接受CPAPA治疗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可能在药物、饮食以及医疗随访方面更为复杂,因此,难以得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减少30天再入院率的结论。

尽管治疗似乎有益,但研究结果需要进一步证实。Gottlieb表示我们从生理学和理论角度上有理由相信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有益于心衰患者,但是治疗最终效果如何有待于随机试验来评估。

同样的,Sumnil Sharma博士在随刊评论中指出该研究缺乏药物依从性数据,而药物依从性可能显著影响再入院率。尽管如此,如果该研究发现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得以证实,那么对睡眠医疗在解决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其它心脏疾病再入院高消费问题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最后,他表示目前有少数大型试验正在研究这一问题,其中一项便是正在招募患者的CAT-HF研究(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治疗心衰患者心血管改善研究),旨在比较以每分通气量为靶标的适应性支持通气联合最佳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终点包括六分钟步行距离、心血管住院以及死亡等。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shenli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