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Heart Journal杂志近期发表了Vaccarino博士等人的论文,在文中,研究者证明了易愤怒的人格特质确实可以升高患者心梗发生率,但是愤怒致心梗作用在患者处于高度精神压力负荷状态下才能发挥作用,而不是药物造成的压力负荷或运动压力负荷。
下文为研究及其编者按精华汇总:
一、愤怒的心梗
该研究入组了98例心梗后患者,年龄在38岁至60岁。研究显示愤怒情绪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易在精神压力负荷下发生心梗。需要指出的是,试验中的“精神压力负荷”恰恰是来自患者日常生活,适用性较强。另一方面,愤怒程度与药物造成的压力负荷或运动压力负荷下的缺血无相关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种压力负荷状态下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收缩压乘积都有所升高,但是这些变化与患者的愤怒程度及缺血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
二、愤怒需要压力催化
研究者指出,如果一个患者性格急躁,易愤怒,那么这种人格特质很可能在其处于高度精神压力负荷时增加发生心梗可能性,并造成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率升高、临床预后不良。“我们应该制定针对患者愤怒情绪的靶向治疗方案,以降低其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
类似的研究不一而足,例如,有研究同样指出,在冠心病患者中,心理评估敌意分数(hostility scores)较高的亚群死亡率更高,但是这种情况仅限于年龄小于61.2岁的患者。
三、愤怒与心梗的连接点
为了制定降低冠心病患者敌意/愤怒情绪的靶向治疗,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愤怒情况是通过什么样的生物学机制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
1.心理应激下的血小板反应
研究已经证实愤怒水平较高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反应显著升高,而Vaccarino博士研究团队得到的结果也显示出,在压力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与舒张压均有升高趋势,而这两者与血小板反应相关。
另一方面,研究者在健康人群中也发现高愤怒水平亚群的血压、心率、去甲肾上腺素、睾酮和皮质醇水平在精神压力加大时增幅更为显著。
2. 心血管反应性
CARDIA研究则直接指出,在年轻人群中,压力状态下心血管反应较强的亚群的心血管风险升高——该研究显示压力状态下血压反应较强的人群远期冠状动脉钙化水平较高。
但是没有迹象表明压力状态下的心血管反应性与压力诱导的缺血病变存在相关性,两者之间或存在某种中介因素,定位该因素能够帮助临床更好的为冠心病患者制定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靶向治疗方案。
四、吃药修身防心梗
同时相当数量的研究显示,通过行为干预或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风险。
1.药物干预
有研究显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依他普仑可以显著降低临床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发生率,而且依他普仑并不能降低运动诱导的缺血病变发生率,这与Vaccarino博士研究团队的结论一致。类似的SSRI预防心肌缺血研究不胜枚举。
因此,这些研究提示我们应该评估以下SSRI药物在高愤怒水平,或者说易愤怒人群的心肌缺血预防作用。
2.行为干预
在行为干预治疗方面,对于高愤怒水平的患者来说,认知行为压力管理(CBSM)已经得到研究证实是一个降低其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风险及其后续死亡率的有效方式。
其中一项研究关注了心脏搭桥后CBSM的作用,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即CBSM确实控制患者情绪,降低了心血管相关指标。
五、结语
我们必须重视愤怒情绪在精神压力负荷下引起患者心肌缺血,而SSRI及CBSM相关试验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开展一些“预实验”以探索SSRI或CBSM是否可以显著降低易愤怒人群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及其后续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