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17药物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优于支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月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药物治疗在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复发卒中方面优于颅内支架置入术(N. Engl. J. Med. 2011 Sept. 7 )。 在SAMMPRIS研究中,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Marc I. ...
-
2011.09.14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
肿瘤的形成、发展可以是一个进展非常缓慢的过程。能够用药物在肿瘤形成的早期进行干预是最佳的防癌方案。不过,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觉得只要药物能够阻止肿瘤进一步发展就足够了。
-
2011.09.13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报道(上)
8 月26 ~ 28 日,由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办的第四届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邀请了著名的2010AHA 心肺复苏指南专家组唐万春教授、香港急诊科医学院院士卢础文教授、台湾奇美医学中心副院长林宏荣教授,以及国内外急诊专家就心肺复苏、心脑血管急救、 ...
-
2011.09.13决奈达隆或增加心血管事件危险
7月2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安全通告,称其正在审查一项临床试验数据,该试验评估了抗心律失常药物Multaq [通用名:决奈达隆(dronedarone)]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当数据监测委员会发现,与服用安慰剂的病人相比,接受Multaq ...
-
2011.09.13Biomaterials:脑缺血损伤定向修复研究获进展
脑缺血(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缺血是很常见的中枢神经损伤,其主要致病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生存下来的脑缺血损伤病人大都会有后遗症 ...
-
2011.09.13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2011.09.10脑血管病变或可导致老年帕金森病样体征
据9月1日出版的《卒中》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老年行动迟缓、步态不稳和震颤等帕金森病样体征可能是由常规脑影像学检查所不能发现的潜在脑血管病变所致(Stroke 2011 Sept.1 )。 为探索脑血管病变与老年帕金森病样体征的相关性,芝加哥Rush大学医学中 ...
-
2011.09.09房颤抗凝的全球号角已吹响
在会上杜克大学临床研究所Christopher Granger 教授报告的ARISTOTLE 研究吹响了房颤抗凝的号角,该研究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直接Xa 因子抑制剂Apixaban 在预防脑卒中或全身性栓塞性疾病优于华法林,且出血事件更少,全因死亡率更低。 目前由于直 ...
-
2011.09.09ESC/EAS联合发布首个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生活方式干预应该是所有患者管理血脂的关键的第一步,包括戒烟、改善饮食、充分锻炼和适度饮酒。 高风险的患者应接受专家的建议以促进依从性。如果单独的生活方式改变没有达到目标血脂水平,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的治疗选择。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 ...
-
2011.09.07近红外手术“导航”的应用
近红外激光器产生的激发光比白光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性,即使更深层、更小的目标也能够检测到,而且细胞和组织的自发荧光在近红外波段最小,因此在检测复杂生物系统时,近红外染料能提供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近红外染料以及近红外成像成为了这一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 ...
-
2011.09.07基层医师识别肺栓塞2010年度经验总结
肺血管疾病包括肺栓塞(PE)、肺动脉高压、各类肺血管畸形,其中特别是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正逐渐被定义为严重影响卫生保健负担的重要疾病。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易引起误诊和漏诊,不经治疗的PE ...
-
2011.09.07低血钾原因难明确一例
yuerathome:患者齐某,男,62岁,因脑干出血入住神经内科,入院血钾即2.1mmol/l,入院后积极治疗脑出血,稳定20天停所有脱水药并每日口服8g钾,仍血钾3.4mmol/l,停药3天,血钾又2.9mmol/l。同时存在症状,口干,易饥饿,口里感觉长 ...
-
2011.09.06ARISTOTLE研究成为焦点无悬念
新研究发布是历届欧洲心脏学会(ESC)的亮点,今年则尤为突出。大会执行主席迈克·伯姆(Michael B?hm) 在介绍会议亮点时将热线研究(hot line,15项)、临床试验更新(clinical trial updates,12项)、临床注册热点研究(cli ...
-
2011.09.06ESC/EAS联合发布首个血脂异常管理指南
生活方式干预应该是所有患者管理血脂的关键的第一步,包括戒烟、改善饮食、充分锻炼和适度饮酒。 高风险的患者应接受专家的建议以促进依从性。如果单独的生活方式改变没有达到目标血脂水平,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的)的治疗选择。 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
-
2011.09.05冠脉三支病变,CABG优势再被证实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重要研究抢先知 日本一项多中心注册研究(CREDO-Kyoto PCI/CABG Registry Cohort 2)结果证实,对于冠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仍是其标准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纳入2981例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其3年 ...
-
2011.09.05周围动脉疾病诊治终有据可依
从无到有,千呼万唤始出来 指南颁布已成为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的一大特色,今年亦不例外。当地时间8月29日,随着《外周动脉疾病(PAD)诊疗指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诊疗指南》、《妊娠期间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的相继颁布,结合早些 ...
-
2011.09.05房颤患者的中风预防实施较差
据悉,新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有中风高风险的房颤(AF)患者没有被给予抗凝治疗,尤其是可显著降低中风风险的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VKA)。 这些结果来自GARFIELD(全球抗凝剂注册表)——一项由血栓形成研究所(TRI)进行的了解全球A ...
-
2011.09.01研究显示一种中风治疗新药优于华法林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透露,最新的试验结果显示其与辉瑞合作目前正在开发的一种中风治疗新药优于华法林。 该项试验的首席研究者Christopher Granger博士透露,该药被称作阿哌沙班(Apixaban),其在III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明显 ...
-
2011.09.01吸烟引发心律失常机理新说
烟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尼古丁在人体内达到一定浓度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离子通道而引起心律失常。由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杨宝峰教授提出的这一新观点,有别于长期以来"儿茶酚胺释放导致心律失常"的理论,使人们对烟草的危害有了 ...
-
2011.08.31脑膜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
病例 患者男,56岁,10天前行左侧蝶骨脑膜瘤切除术,2天前因神志改变而收住神经外科病房。 患者在脑膜瘤切除术后无异常,于术后1周出院。家属交代病史,患者手术部位曾出现疼痛,使用镇痛药后出现恶心和便秘;患者初始精神状态稳定,约2天前出现意识障碍、不能交谈或回 ...
-
2011.08.31发作性头痛惊厥伴视物不清
病史及诊疗经过 患儿男,12岁,主因“反复发作性视物不清伴头晕头痛抽搐”2年入院。 现病史 2年前 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伴视物不清,呕吐4~5次,为非喷射性;数小时后,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双眼上翻,头颈后仰伴抖动,手足及四肢节律性抽搐,持 ...
-
2011.08.31麻省总医院病例报告:一名有发作性头痛和视力改变的16岁男孩 (一)
病历报告 一名16岁男孩因发作性头痛和视力改变到本院儿科神经门诊就诊。该病人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直到大约4个月前开始出现严重的头痛,每个月发作多达3次,持续3小时至8天(通常持续1~2天),并且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药片后头痛可改善。他的 ...
-
2011.08.31脑血管意外患者:降颅压合理用药3例
案例1:甘露醇降颅压 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意识不清13小时”入院。 病史:入院前13小时,患者小便后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倒地,随即出现呼之不应,当时可见患者口吐白沫,左侧肢体抽搐,约2~3分钟后抽搐缓解,患者仍意识不清。到当地医院进行的头颅CT ...
-
2011.08.29徐安定:抗高血压与脑卒中预防
徐安定教授:抗高血压与脑卒中预防 ...
-
2011.08.29风湿病或为血管病变的元凶
观点 血管疾病是一大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和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提及血管疾病,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但值得广大临床医生高度重视的是,许多风湿性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严重血管损害,表现为不同程度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卒中等常见心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