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VB:研究发现西方高脂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联系

2012-10-16 20: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niu-niu
字体大小
- | +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CUMC)的研究者们发现,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可增加内皮脂酶(EL)的水平。内皮脂酶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酶。相反,如果膳食中含大量的的ω-3多不饱和脂肪,则可降低这种酶的水平。这一发现奠定了饮食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一种“新”的关联,并提示一种全新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另外,该研究还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2型糖尿病药物罗格列酮(Avandia)的使用与心脏疾病有关。
 
这项研究是使用小鼠进行的,它于2012年10月4日在线发表于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杂志上。
 
与其它内皮酯酶类似,EL也在血液脂蛋白(包括脂质和蛋白)代谢中发挥作用。EL于1999年被发现,它由动脉内的巨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及另外一些细胞释放。研究显示,EL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反应有关。该研究的领导者,来自CUMC的人类营养研究所主任、儿科学与流行病学教授、RobertR. Williams 营养教授RichardDeckelbaum博士说,但直到现在,对饮食中脂肪如何影响这种酶仍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里,研究者给一种对动脉粥样硬化敏感的小鼠喂饲富含棕榈酸(一种常见的饱和脂肪酸)或十二碳五烯酸(一种ω-3多不饱和脂肪,可见于鱼油及其它食品中)的普通饮食。经过12周后,对小鼠的动脉进行检测,了解其EL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喂饲饱和脂肪酸饮食的小鼠的动脉显示出显著的EL水平升高,且出现炎症因子的不良改变;而喂饲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的小鼠则出现EL水平的显著下降及炎症因子的有利改变。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显示了一种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西方饮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途径,当然,这一发现仍需要在人群研究中进行证实,”Deckelbaum博士说,“这一发现也有可能解释ω-3多不饱和脂肪可能会有一些心血管保护作用。”
 
研究者们还发现,在细胞培养实验里,暴露于饱和脂肪酸的巨噬细胞出现PPAR-gamma的表达升高,而后者是一种细胞信号分子,在调节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发挥作用。这一升高现象在将细胞暴露于ω-3多不饱和脂肪后被阻断。
 
“这些发现非常有趣,因为我们知道,糖尿病药物罗格列酮(市场上Avandia为商品名出售)是一种强效的PPAR-gamma活化剂,它与心脏病发生风险有关,”Deckelbaum博士说,“因此我们提出假说,如果罗格列酮能活化PPAR-gamma,那么它就也能活化EL,而这就可解释其对心脏产生影响的原因。”
 
事实上,当将巨噬细胞暴露于罗格列酮时,EL表达水平急剧上升。而将细胞暴露于ω-3多不饱和脂肪后这一上升情况得到了阻断。“这提示,罗格列酮除了会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外,还会通过增加EL量而导致动脉炎症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Deckelbaum博士说,“EL除了具有增加动脉炎症反应的能力外,还可增加低密度脂蛋白锚定在细胞表面的能力,而这可能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在冠状动脉上的沉积。”
 
自从2010年发现Avandia与心脏病发生有关后,该药已被严格限制使用。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Fattyacids regulate endothelial lipase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macrophages andin mouse aorta: a role for PPARγ”。其他参与本项研究的人员是:Un Ju Jung, Claudia Torrejon,Chuchun L. Chang, Hiroko Hamai, 和Tilla S. Worgall,他们都来自CUMC。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lili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