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核磁动脉螺旋标记检测运动时腓肠肌血流峰值
研究要点:
- 既往研究提示,使用钆对比剂增强扫描可检测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腓肠肌运动时血流速度。
- 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核磁动脉螺旋标记进行腓肠肌血流峰值检测的新方法。
- 研究发现核磁动脉螺旋标记可用于检测运动时腓肠肌血流峰值,该检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对于因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对比剂患者尤其适用。
既往研究提示,使用钆对比剂增强扫描可检测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腓肠肌运动时血流速度。然而,由于受检患者多数患有肾脏疾病使得该项检查难以进行。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3T核磁平扫进行动脉螺旋标记,用于检测运动时腓肠肌血流峰值。并在健康人群和外周血管疾病人群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包括健康人群组和外周血管疾病组两组。其中外周血管疾病组患者有间歇性跛行,踝臂指数0.4到0.9。而健康人群组与患病组年龄对应,无外周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运动时无症状。受试者仰卧位进行踝部背伸运动,同时进行3T核磁平扫,并使用测力计进行检测。当筋疲力尽或出现症状时终止运动,过程中进行动脉螺旋标记。在腓肠肌上进行信号检测,结合动脉螺旋检测血流频谱测定血流峰值。将健康人群组和外周血管疾病组血流灌注进行对比,并对其中12名患者(5名健康人群,7名外周血管疾病人群)重复测定。
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组腓肠肌血流峰值高于外周血管疾病组。对与试患者的重复测定证明该检测就有较好的可重复性。核磁动脉螺旋标记作为不使用增强剂的检测手段可用于检测运动时腓肠肌血流峰值,并可用于区分健康人群和外周血管疾病人群。该检测手段对于临床帮助恢复肌肉血流灌注等治疗有一定帮助,对于因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对比剂患者尤其适用。
本研究建立在既往外周血管疾病患者腓肠肌血流速度的检测基础上,提出一种通过核磁动脉螺旋标记进行检测的新方法。通过正常人群和外周血管疾病人群的比对试验,研究发现核磁动脉螺旋标记可用于检测运动时腓肠肌血流峰值,该检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对于因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对比剂患者尤其适用。
研究背景:
外周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瘤等,其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上升。病变主要侵犯中、小动脉,伴行静脉亦多有病变,但程度较轻。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性变窄或堵塞往往会导致外周血管疾病,其严重程度所涉及的血管范围和有效的侧支循环有关,间歇性跛行为最常见的表现。
既往研究提示,通过钆对比剂增强扫描,可帮助检测患者腓肠肌运动时血流速度,对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进展有一定提示意义,并可对疾病的治疗、诊断提供帮助。然而,该检查方法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并不适用。本研究提出一种通过核磁动脉螺旋标记进行腓肠肌血流峰值检测的新方法,对于因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对比剂患者尤其适用。
七、3T核磁可准确实现T2相心脏标记
研究要点:
- 既往研究指出,心肌细胞水肿可影响心肌核磁T2相收缩时间
- 本研究指出,3T心脏核磁共振较传统方法,可准确地实现T2相心脏标记,与冠脉造影以及T2加权成像结果保持一致。
- 该技术为可疑或已存在心脏疾病患者的长期随访提供了一种方法。
既往研究指出,心肌细胞水肿可影响心肌核磁T2相收缩时间。因此,T2相在1.5T核磁中常被用来评估水肿,但尚缺乏3T核磁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评估3T核磁对于健康人群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标记。
本研究采用3T心脏核磁共振对患者的T2成像进行记录。通过健康患者的成像确定成像的可重复性。对已存在心肌梗死的患者,将其T2成像以及心肌水肿区域与传统的T2成像和冠脉造影影像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提示,3T核磁可准确地实现T2相心脏标记,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健康患者的扫描提示该检查可重复性较好。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水肿区域的T2成像与冠脉造影以及T2加权成像结果保持一致。3T核磁扫描可实现更高分辨率更为准确的T2相心脏标记。加权成像的可重复性更高。
本研究建立在既往1.5T心肌核磁共振中T2向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对3T心脏核磁共振对患者的T2成像进行记录,得出结论,3T核磁较传统方法,可准确地实现T2相心脏标记,与冠脉造影以及T2加权成像结果保持一致。该技术为可疑或已存在心脏疾病患者的长期随访提供了一种方法。
研究背景:
心脏核磁共振是临床逐渐退钢的一种心脏影像学检查手段,因其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且对比分辨率高,对于评价心脏的位置、大小、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心房和主动脉根部内经、心包结构及心脏毗邻脏器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前临床使用的心脏核磁扫描多为1.5T核磁共振,3T核磁共振还未实现广泛普及。既往研究指出,1.5T核磁共振T2成像可用于显示心肌细胞水肿范围,进而评估心肌损伤程度,但尚缺乏3T核磁的相关研究。
八、3D超声心动在不同人群中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参考标准
研究要点:
- 经胸3D超声心动被推荐用于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常规评价。
- 本研究指出,不同种族、性别以及2D、3D超声心动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测定值不同,在射血分数方面无显著差异。
- 研究对于临床评估左室容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参考意义。
经胸3D超声心动被推荐用于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常规评价。但由于不同人群的参考数据缺乏,影响了该检查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差异下3D超声心动在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参考标准。
研究纳入LOLIPOP(伦敦生命科学人群)研究中的人群,纳入患者均无临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试验者均接受2D、3D超声心动扫描,测试其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容量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研究结果指出,在978个受试者中,3D图像的满意率达到89%。其中女性与男性相比、亚洲印第安人与欧洲白种人相比,左室容量较低。不同种族性别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分别为:欧洲白种人男性,29ml/m2和67ml/m2; 亚洲印第安人男性,26ml/m2和59ml/m2,欧洲白种人女性,24ml/m2和58ml/m2; 亚洲印第安人女性,23ml/m2和55ml/m2。与3D超声心动相比,2D超声心动对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和左室舒张末期容量估测值分别低2.0ml/m2和4.7ml/m2,左室射血分数在4个人种性别组和2D、3D超声心动中无显著差异。该研究建立在最大人群上,对于临床评估左室容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参考意义。研究提示,不同性别、种族的左室容量应使用不同参考值。
本研究探索了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差异下3D超声心动在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参考标准。研究指出,不同种族、性别以及2D、3D超声心动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测定值不同,在射血分数方面无显著差异,对于临床评估左室容量及左室射血分数有一定参考意义。
研究背景: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的特殊物理学特性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的一种首选无创性技术。临床常用的有三种:M型、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D超声心动图逐渐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而其在临床的应用规范及标准,也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3D超声心动仍处于研究阶段,主要想解决心脏的定量分析和提供更清晰的立体结构,目前,经胸3D超声心动常被推荐用于左室容量及射血分数的评价。但由于不同人群的参考数据缺乏,影响了该检查的进一步临床推广。
九、双心房CT影像与房颤波形相似性和起源周期融合标测房颤起源
研究要点:
- 既往研究临床及基础研究提示,兴奋起源快速、反复的激活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形成原因。
- 本研究指出,双心房CT影像与房颤波形相似性和起源周期融合可有效标测房颤起源。
- 仅部分患者可检测出起源位点,且大多数位于肺静脉区域。
既往研究临床及基础研究提示,兴奋起源快速、反复的激活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形成原因,因此,标测这一起源位置,对于实现有效消融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波形相似性及波形周期的分析,可发现心房心电图上快速反复激活的位点。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将波形相似性、房颤周期与双心房CT影像融合标测房颤起源。
纳入研究患者均为持续性房颤患者,患者首先进行心脏CT扫描以及双房电生理标测。通过计算激活波形重复程度以及每一个起源位点周期,获得17名患者波形相似性及起源周期的标测。将标测结果与双心房CT成像随机融合。
研究结果显示,94%心房颤动患者检测到反复的兴奋起源,其中82%位于肺静脉,41%位于上腔静脉,23%位于右房前壁,23%位于左房附件区。快速反复的兴奋起源仅在65%的患者中检测到,并局限于肺静脉和左房附件区域。而慢速、反复的兴奋起源见于上腔静脉区域。
本研究建立在既往研究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指出,双心房CT影像与房颤波形相似性和起源周期融合可有效标测房颤起源。仅部分患者可检测出起源位点,且大多数位于肺静脉区域。
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此外还可以合并有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心房颤动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既往研究提示,兴奋起源点快速、反复的激活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形成原因,因此,对这一起源点进行标测,是实现有效消融治疗的重要步骤。本研究指出,双心房CT影像与房颤波形相似性和起源周期融合可有效标测房颤起源。
十、单极电描计图用于发现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
研究要点:
- 既往研究提示,检测到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对临床治疗很有帮助。
- 本研究发现,单极电描计图可用于发现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
- 该检查对于预测疾病预后、制定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
既往研究提示,检测到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对临床治疗很有帮助,但很难通过双极电解剖标测或者心脏核磁共振的疤痕有效检测。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左心室内膜单极电解剖标测发现左室收缩功能难以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分为3组,1)24名患者患有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而双极标测或核磁扫描未见明显的心脏瘢痕(<15%);2)14名患者患有室性期前除极引起的可逆转的左室心肌病;3)17名患者心脏结构正常。单极电描计图用于标记左心室内膜单极电极标测幅度及面积。
研究结果提示,3组患者单极电幅度不同。其中,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组电幅度为7.6,可逆转左室心肌病组为3.2,正常组为16.3。三组标测出结构异常面积占左室总面积比分别为64.7%,5.2%,0.1%。该检测方法敏感度96%,特异度100%。单极电描计图可用于发现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该检查对于预测疾病预后、制定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建立在既往对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结果发现,单极电描计图可用于发现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该检查对于预测疾病预后、制定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
心肌病是一组由于心室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
既往研究提示,引起左室功能改变进而导致心肌病的病因可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对于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评价其心脏功能是否可逆对于临床治疗和疾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评价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是否可逆的检查包括双极电解剖标测及心脏核磁共振等,但很难实现心脏疤痕有效检测。本研究发现,单极电描计图可用于发现左室功能不可逆转的非缺血性左室心肌病。该检查对于预测疾病预后、制定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