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发生心跳骤停之前便发现并进行治疗并非不可企及,但却是保命之举。快速反应团队通过异常生命体征(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等)识别病情恶化患者,一旦发现,便快速启动危重症治疗专业人员进行治疗,实现在正确的时间点由正确的医生治疗正确的患者。
发表在澳大利亚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快速反应团队降低心跳骤停风险,并使院内心跳骤停相关死亡下降约50%,全澳大利亚而言,这一举措每年挽救约12000例患者。
快速反应系统最先于1990年成立于澳大利亚悉尼,2002至2009年间,新南威尔士医院快速反应团队比例增加1倍有余,达到了74%。现在澳大利亚绝大多数医院都建立了快速反应团队。
但为什么快速反应团队经过20多年的时间才达到现在的覆盖率?这归结于医院刻板的历史性运转。
年迈的医疗体系
医院自诩为医学的标杆,医院是大部分医疗预算开销之处,也是技术进步的场所。医院具有支持和替换大多数身体器官的设备,先进的外科手术,强大的诊断工具以及更加完善的介入治疗手段(例如开通阻塞血管和止住颅内出血等)。
讽刺的是,所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都在一个团队中得以实践,但这一团队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患者收至一专科医生名下,而该专科医生与其带领的实习医生共同管理该患者,最后一位资历较老的医生负责制定治疗方案。
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患者而言有一定益处,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现在大部分住院患者属于老年人群,患有一系列年龄相关疾病,他们的体质更为脆弱,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强调专业化的医疗团队可能会忽略患者病情的恶化,即便发现病情恶化,治疗团队也可能不具备治疗危重病患者的能力和经验。
更好地预防心脏病发作的方式
快速反应团队建立之前,护士负责记录血压降低或脉搏加快等异常生命体征,但她们未授权治疗。她们会征求治疗团队中住院医生的建议,但这些医生往往没有管理复杂患者的经验。住院医生将参照等级制度逐级汇报,最后汇报至将患者收住院的专科医生,但其专业知识可能不是紧急复苏。
所以,许多心跳骤停或死亡或许是可预防的,但由于专业局限,可能未能及时治疗。而快速反应团队授权床边护士跨越严格的等级治疗,直接召集在治疗危重症患者方面训练有素的团队紧急支援。
所谓的专科医生非常希望有一支在患者心跳停止后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跳骤停团队,但是80%左右的院内心跳骤停发生在缓慢且可预测的病情恶化之后,其中间隔时间至少为8个小时。即便知道这一点,专科医生最初还反对其他专科的医生治疗自己的患者,直至出现心跳骤停。
现在这种反对慢慢地消失了,但是出现了另外的挑战。床边护士和主管医生团队坚信快速反应团队的执行力以及病人对其的信赖,召集快速反应团队的频率已经增加到无法承受的地步。额外的工作负荷对于原本就超负荷且资源短缺的重症监护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外还有少数重症医学专家不愿意在自己监护单元外提供重症监护,即便其他护理单元患者的病情与重症监护室内的病情一样危重。许多重症医学专家开始意识到现在院内患者风险远远高于以往,而且危重患者并不一定局限于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同样也有危重患者,实际上,需要快速反应团队的患者往往比重症监护室内患者病情更为严重。
迈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
快速反应团队是一种组织广泛的系统,它围绕患者的需求而建立,不受地理因素或专业因素所局限。它可能会改变成立医疗团队的方式,如果我们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团队,那么,这种团队很难步入歧途。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样一种团队如何更好地回应患者临终时的需求。超过三分之一的快速反应团队在患者临终时被召集,这意味着医院未能很好地识别可能将死之人。我们应该实施更为准确的方案以识别快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即便这仅仅意味着我们在交代不良预后,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可以依次计划下一步生活。
正如快速反应团队,一旦发现患者预后不佳,新的团队将会做出更为恰当的回应,而不是单纯地将患者送入急诊医院。患者和家属也可以知晓所有不同的选择,从而做出知情选择。
关注“丁香园心血管时间”,即可浏览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