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9.20 JICE:2012版房颤导管和手术消融治疗共识制定手术成功新标准
2012年的关于导管和手术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专家共识,由心脏节律协会(HRS)、欧洲心脏病协会(ESC)注册分支欧洲心脏节律协会(EHRA)、欧洲心律协会(ECAS)共同更新,并分别发表在《心脏节律EP Europace》《心血管介入电生理杂志JICE》上。
-
-
2012.09.10 ESC201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共识解读
在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专家们首次制定了对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有关CTR患者管理实践指南的国际共识声明。这份有关植入和随访指南和管理的共同声明,由欧洲心脏学会注册分会-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发起,将在各自的期刊-《欧洲心脏病学研究(EPEuropace)和《HeartRhythm》上发表。CRT治疗20年前在欧洲和美国开始实施,目前已成为大部分心功能衰竭 ...
-
2012.09.06 2010年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高血压联盟(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
-
2012.09.06 2012年ESC急慢性心衰指南
The aim of this document is to provide practic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HF).
-
2012.08.27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血脂异常的临床实践新指导方针
摘要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可引起早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增加。近年来已公布一些新的FH国际指导方针,本文对其中异同点进行描述并加以总结。新的欧洲指导方针除FH外,还讨论其他家族性血脂异常。
-
2012.08.22 2011年中华医学会中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 0 0 万人, 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中国现代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
-
2012.08.21 全面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GOLD) 的新变化
“2011 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最重大的变化,简而 言之只有三点,即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更综合,更重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的诊治,定义并明确COPD 的合并症治疗。”8 月11 日,在由勃林格殷格翰主办的“对话指南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COPD 全球防治创议的执委会主席、西班牙RRodriguez Roisin 教授来华访问,并与北京地区的部分呼吸学界专家进行了交流。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理解新版指南要结合各国实 ...
-
2012.08.19 2012年美国AACE最新血脂指南
Each year an estimated 785 000 Americans will have a new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event and approximately 470 000 will have a recurrent attack. CAD caused approximately 1 of every 6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7.
-
2012.08.06 2011中华中医药学会脑出血中医诊疗指南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脑出血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溶栓或抗凝后、瘤卒中和脑梗死后出血等,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在血管病变基础上,血压升高使动脉破裂所致。
-
-
2012.08.02 2011年结节性多动脉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是一种以中小动脉的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小肌性动脉,呈节段性分布,易发生于动脉分叉处,并向远端扩散。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病毒、细菌)、药物及注射血清等有一定关系,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免疫病理机制在疾病中起莺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