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QT综合征小儿患者长期随访研究

2013-04-08 11:04 来源:丁香园 作者:czs890510
字体大小
- | +

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遗传性致死性心律失常,虽然SQTS十分少见,但其具有致死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SQTS的电生理基础是心肌细胞去极化时间缩短,导致快速性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目前研究认为SQTS与3种不同的钾离子通道及L型钙离子通道突变所致。

SQTS的诊断标准是QTc间期小于340ms,SQTS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ICD可作为首选治疗,可有效预防SQTS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然而由于SQTS患者年龄较小,其风险-获益比目前还不清楚。近年来,奎尼丁也用于SQTS的治疗,然而目前还缺乏用药经验。目前对于SQTS患儿的长期预后还不清楚,据此Villafane J等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探讨SQT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

该研究的数据来自15个临床中心,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基因型、临床事件、Gollob评分及药物或ICD治疗的效果。共入选25例年龄小于21岁的患者,平均年龄为15岁,所有患者的QTc间期平均为312ms。经过平均5.9年的随访,14例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占56%,其中6例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占24%,4例患者出现晕厥,占16%。心律失常在SQTS患者十分常见,其中4例患者存在心房颤动,6例患者存在心室颤动,1例患者存在室上速,1例患者存在多源性室速。16例患者存在家族和个人心脏骤停病史,5例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有症状的患者Gollob评分高于无症状的患者。10例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主要是奎尼丁;11例患者植入了ICD,2例出现正确的放电,ICD的误放电见于64%的患者。

通过该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SQTS与小儿心脏性猝死相关,无症状的患者若Gollob评分<5分,提示患者无事件发生,但除外室上速的发生。Gollob评分>5分与临床事件发生相关,SQTS患者存在较高的ICD误放电率。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gujiany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