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11.06孟旭:房颤外科治疗的过去、现在、未来
房颤外科治疗的历史药物治疗房颤,大多数病人疗效不满意,于是多种手术方法被设计出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如左房隔离术、经导管消蚀房室结-希氏束复合体、走廊式隔离术、心房横断术等,但这些方法各有明显的局限性,未能广泛用于临床。
-
-
2012.11.05冠状窦口及走行于心外膜冠状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冠状静脉窦及冠状静脉在心电生理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电生理检查需要放置冠状窦电极,一些心外膜左侧旁道、心外膜起源的室性早搏及复杂的心房颤动需要在冠状静脉内消融,CRT的左心室电极也放置在冠状静脉内,因此研究冠状窦口及冠状静脉的解剖学具有重 ...
-
-
2012.11.04FDA批准利伐沙班用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治疗
FDA批准利伐沙班(商品名拜瑞妥)用于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以及预防其复发。该药物除了可以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血栓及卒中外,还能预防手术后的急性深静脉血栓。FDA血液及肿瘤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主任Richard Pazdur说,拜瑞 ...
-
-
2012.11.04左室中层纤维化是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心衰治疗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CRT可显著改善特定心衰患者的预后,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对CRT无反应,心衰的基础病因是决定CRT预后的重 ...
-
2012.11.02胃食管反流病增加房颤风险
来自我国台湾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 胃食管反流病(GERD) 与房颤(AF) 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应用PPI 者风险更高。(PlosOne.20127:e47575)研究者对29 688 万例新诊断GERD 患者和29 597 正常对照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 年的追踪随访。
-
-
2012.10.31Circulation :房性早搏的危险因素
房性早搏(PACs)发生在大多数年龄超过50岁的人当中,他们发生房早的频率与一些危险因素是独立相关的,新研究显示。David Conen博士(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和他的同事们发现, 50岁以上的人有99%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显示,至少有一次房性早搏。
-
-
2012.10.30射频消融术VS抗心律药物治疗阵发型房颤效果相似
射频导管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对其效果对比的研究数据还很匮乏。日前,丹麦阿尔路斯大学医学院CosedisNielsen博士等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与射频消融术相 ...
-
-
2012.10.29秋水仙碱可用于预防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科住院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房颤需积极治疗。近年来房颤环肺静脉消融术得到了飞速的进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导管消融成功维持窦律,但是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仍存在一些瑕疵,其中导管消融后房颤早期复发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
-
2012.10.29马长生教授:房颤治疗最新进展
马长生教授在本届长城国际心血管大会上,马长生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丁香园通讯员:10月11日您给我们做了有关导管消融的讲座,作为我国实施房颤导管消融的第一人,请您跟我们讲一下导管消融近年来取得的进展有哪些?目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马长生教授 ...
-
-
2012.10.25长期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的远期预后仍不理想
环肺静脉消融术是临床治疗房颤的一种不错的选择,一项为期5年的随访研究提示,经过多次消融后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在80%左右,然而复发仍较常见,为维持窦律常需要进行反复的消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