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6.08ASCO2012:化疗前使用阿比特龙可显著提高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率
芝加哥——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前使用雄激素生物合成拮抗剂阿比特龙治疗,可显著延长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在近两年的中位数随访期后,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的放射学评估的中位数rPFS为8.3个月,而使用阿比特龙(Zytiga) ...
-
-
2012.06.08范建高教授:脂肪肝相关进展
范建高教授简介:范建高,男,1966年8月生,江苏泰州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1994-1997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曾民德教授和江绍基院 ...
-
2012.06.06“论道,优术”精准肝胆胰外科手术大赛
随着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的进步,外科学已步入精准外科时代。为了促进我国中青年外科医师手术技艺的交流,展现当代外科医师的风采,发现和培养消化外科学术人才,遴选《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及编委后备人才,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雅培制药有限公 ...
-
2012.06.05ERH:LMWHs可增加肿瘤患者生存期
在肿瘤相关的静脉血栓长期治疗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重要但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否能使用Khorana 或CATS风险模型来选择高危患者进行药物预防治疗还是未知之数。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临床研究旨在的评Khorana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个研究已经显示出在 ...
-
2012.06.05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1983年Mazur等首先提出GIST这一概念,10年前Hirota等发现了其分子特征。目前G ...
-
2012.06.04ASCO2012:抗CD19 BiTE blinatumomab可提高复发性ALL完全缓解率和总体生存率
背景: Blinatumomab是一种双特异性T细胞参与(bispecificT-cell engaging缩写为BiTE)抗体通过直接指导T细胞作用于表达CD19的靶细胞发挥作用.方法: 在以复发/顽固性急性前B细胞白血病(B-precursor ALL)成年患者 ...
-
-
2012.06.04ASCO2012: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
背景:尽管最近肺腺癌的病理类型发生改变,但是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仍是一个确定的临床实用的概念。EGFR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使BAC患者和肺腺癌不吸烟患者获得很大可能的临床受益,可能因为这些患者中有较大比例的EGFR基因激活突变。基于这些结果和 ...
-
2012.05.31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死亡率高。1.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1.1 病因 绝大多数ICH 是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 ...
-
2012.05.28研究称他汀减少心脏移植患者的肿瘤风险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心脏移植患者降低很长一段时间内肿瘤发生的风险。单中心的有关心脏移植术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的研究发现,每种癌症的发病率都大致减少一半。在心力衰竭年会上,苏黎世大学医院的医学博士GeorgM.Fr ...
-
2012.05.28基层医生如何更好地学习指南
作为每位医生都需要学习的“辅导书”,临床指南不仅能对医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还可以规范临床操作,减少医疗费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显示,临床指南是以临床研究为依托,包含了适用于大量人群的治疗新证据和相关领域的新进展。因此,目前存在的大多数指南,都是大医院 ...
-
2012.05.28癫痫的外科治疗
1.概述癫痫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关于癫痫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癫痫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特征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癫痫又是一个严重 ...
-
2012.05.25患者,男,40岁,间断发热2年
病史特点:患者,男,40岁,主因“间断发热2年,加重伴鼻衄20天 ”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体温高峰出现在下午1点,伴有下肢乏力,体温升高时有四肢关节疼痛,由指、趾端小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腕、踝、肘、膝、肩等大关节,有时伴畏寒、寒 ...
-
2012.05.24患者,男,发热、肝脾肿大、黄疸、心内膜炎、慢性Q热
病史特点:患者男,41岁,农民,06年发现肝脏增大,巨脾,查ALT100u/L,06年当地县医院行脾切除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可,病理提示充血性脾亢(未见结果)。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切脾术中输血。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生长于原 ...
-
2012.05.24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外科诊疗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内的肿瘤(不包括腹膜后脏器,如十二指肠、胰、肾、肾上腺、输尿管、大血管等),临床比较少见,组织学类型繁多,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PRT 对放化 ...
-
2012.05.23患者,男性,56岁,发热、黄疸、肾损害、呼吸急促
病史特点:者男性,56岁,农民。因发热10天、黄疸1周,伴呼吸急促1天于10月6日3PM入院。10天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1周前出现眼黄,尿黄,并伴有腹胀、乏力、纳差、下肢酸软,诊所给予青霉素、茵栀黄治疗无好转,1天前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病程中无腹痛、腹泻, ...
-
2012.05.23患者,男性,发热咳嗽少痰10余天,腹胀,腹围增大6天
病史特点:27岁男性,发热咳嗽少痰10余天,腹胀,腹围增大6天于10月24日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少痰,痰稍黄,伴发热,为不规则热,最高39多,无畏寒,寒颤,胸痛,胸闷气促,心悸,等症,在某诊所用药治疗,具体不祥,症状无缓解,同时出现进行的腹胀 ...
-
2012.05.22患者,男,60岁,畏寒发热2月
病史特点: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维持在38-39℃。发热时伴四肢大关节酸痛,无明显其他不适。附属第二医院查WBC 12.2*10e9/LN 41%,M 19%,CRP 41.2mg/L,ESR 66mmHg。予“可乐必妥,替硝唑”治疗5天。后发热畏寒未见好转,当地 ...
-
2012.05.2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与防治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为21%~36%。糖尿病病程>10 年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几率>50%,特别是在血糖失控的情况下更易导致并发症。患者早期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 ...
-
2012.05.21Cancer:降压药物不能降低患大肠癌风险
一项的新的研究发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并不能减少其患大肠癌的风险。这个结论与当前的观点相反。该项研究发表在前期的CANCER网络版,CANCER是美国癌症协会同行评审的杂志。该项研究表明,即使长期服用或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 ...
-
2012.05.19患者,女,30岁,反复发热50天
病史特点:女,30岁,农民。反复发热一月入院。一月前发热,体温最高达到40,畏寒,有时候伴有寒战,寒战后大汗,感乏力,全身酸痛,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仍然反复发热,后在当地县医院发现腹股沟有焦痂,给予氯霉素1.5g每天静脉滴注,共5天左右,还有头孢赛喔,体温一 ...
-
-
2012.05.18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卵巢兼内分泌及生殖功能,因此,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年轻女性患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保留问题视为重要。本研究通过54例子 ...
-
2012.05.17甲亢、黄疸、胸腹腔积液病例讨论
吴跃跃:病情摘要:患者,男,35岁,4年前诊断为“甲亢”,予PTU100mg tid po,服药后腹部不适,2月后自行减量为PTU100mg qd po,自觉症状较前好转,未至医院随访,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多于午后升高,持续1-2小时,最高为38.5℃,发热时伴 ...
-
2012.05.17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诊断进展
尽管检测手段和方法不断进步,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断至今仍是常见而且重要的临床难题之一。感染仍是导致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但有关风湿类疾病和其他病因导致的不明原因发热的报道不断增多。目前,细致的病史分析和详尽的体格检查,辅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仍是诊断 ...
-
2012.05.17患者,男,20岁,发热15天
病史特点:【一般资料】:患者男性,20岁,学生【主诉】:发热15天【病史】:患者于2006年1月28日发热,T.19.5度,在当地肌肉注射药物治疗后热退,1月30日再次发热,查血常规:WBC.23.9*10e9N.0.82L.0.10M.0.07E.0.0B0.01RBC ...
-
2012.05.17高血压、性腺发育不良病例一例
jhw_csu:患者xxx,15岁 社会性别:女性. 住院号:xxxxxx。因"发现血压高7天"入院。7天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压高(BP: 220/140mmHg). 遂后多次测量血压波动于190-240/120-150 mmHg. 无任何自觉症状,无初潮及第二性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