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淀粉样变性主要表现为心室肌及瓣膜弥漫性、对称性肥厚,患者多出现限制性心肌病表现,该病的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植入式转复除颤器(ICD)越来越多的用于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许多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进行了ICD治疗,然而目前关于心肌淀粉样变的患者能否从ICD中获益还不清楚,目前还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报道,据此Lin G等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近期发表在JCE杂志,该研究通过长期随访探讨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ICD疗效。
该研究共入选53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均来自2000年至2009年于Mayo临床医学中心住院的患者,其中33例患者为原发性淀粉样变(AL),10例为老年性淀粉样变,9例为家族性淀粉样变,1例为继发性淀粉样变(AA)。所有患者均植入了ICD,其中用于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患者41例,占77%,用于二级预防的患者12例,占23%。随访1年后,32%的患者出现了正确放电,几乎均发生在AL患者,共15例患者发生正确放电,12例为AL,2例为老年性淀粉样变,1例为AA。既往存在心脏骤停或持续性室速的患者ICD放电率较高,左室射血分数低及存在晕厥与ICD放电无明显相关性。
通过该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ICD植入后正确放电率较高,尤其是AL患者,因此ICD可有效预防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然而正确的ICD放电并不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我们在选择患者时因充分考虑,权衡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