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6.15AHJ:辛伐他汀和依替米贝联用未能降低无症状主动脉狭窄新发房颤发生率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Rigshospitalet医院的Bang医生在Americ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研究称,辛伐他汀和依替米贝联合用药不能降低无症状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新发房颤发生率。可能降低无症状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新发房颤风险的类似 ...
-
2012.06.15心血管大牛Eugene Braunwald眼中的心内科历史之三:心血管现代史
循证基础上的心脏病学实践在20世纪前四分之三的时间里,心血管治疗首要是以缓解症状为基础的,并退而求其次地,以例如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善或者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作为主观的替代满足点来衡量治疗效果。也许,最常见的基础治疗寓于IMCE中(以我的临床经验 ...
-
2012.06.15心血管大牛Eugene Braunwald眼中的心内科历史之二:心血管里程牌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在1912年发表的心肌梗死经典论文中,Herrick说:“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是很明确的”,50多年来,卧床休息一直是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随后,人们意识到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引发心律失常和肺水肿。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
-
-
2012.06.14胃旁路术可使轻度肥胖患者的糖尿病缓解
《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7月刊发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轻度肥胖的重度糖尿病患者在胃旁路术后获得明显缓解,88%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获得持续的疾病缓解,并且10年心血管风险明显降低。此外,无1例患者出现死亡、主要手术并发症、体重过度降低和 ...
-
-
2012.06.14孟旭:中国成人瓣膜外科生物瓣应用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及保障体系的发展,我国心外科年手术量已近17万例,纵观瓣膜外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有如下特点:1. 瓣膜外科在心外科总手术量的比例大约波动于20~25%,但瓣膜手术的绝对值仍在不断增长,病种分布仍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主,但退行性变、缺 ...
-
2012.06.13阿司匹林治疗已成为美国管理保健系统的负担
圣地亚哥电-根据2012年消化疾病周刊发布的结果,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继发心血管疾病时经常发生严重的胃肠道事件。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是预防继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抗血小板治疗措施。Hind博士是HindT.Hatoum公司的所有人,并且是 ...
-
2012.06.11“2012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传播沙龙”在京举行:整合多方资源 搭建创新平台
为了增进中国心血管医师行业与中国媒体界、企业界了解与交流,扩大心脑血管健康科普教育的范围与规模,让更多患者获益,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办、《大众健康报·心脑血管周刊》(以下简称《心脑血管周刊》)承办的首届“中国心脑血管健康传播沙龙暨2012 ...
-
2012.06.11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风暴(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s)系指24h内发生≥2~3次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简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由 ...
-
2012.06.10Cardiology :房颤患者严重心悸与饮酒有密切关系
“节日心脏综合症”这个词在1978年的一项研究中被提出时是用来描述一部分特定的房颤病人,这些人在过量饮酒后出现很常见但具潜在危险性的心悸症状,这种情况在冬天的假日季节里挺常见。上述症状在这些找乐子的人停止饮酒后往往消失。现在,UCSF的研究在这个 ...
-
2012.06.10房颤患者接受节律控制治疗5年以上可获益
Louise Pilote是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的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哲学博士,他和他的同事发现:在四年的随访时间里,对于多于26000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心率控制或者节律控制治疗,显示在死亡率上两者的差异微乎其微。但进行节律控制的患者在随访5年 ...
-
2012.06.10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与他汀治疗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关系的荟萃分析
背景: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水平与他汀治疗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关系并未确切阐明。目的:评价他汀治疗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与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关系的相对程度。实验设计:对于他汀随机试验个体患者的荟萃分析,在他 ...
-
-
2012.06.10CHADS2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伴有房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的CHADS2所对应的累积全因死亡率的比较心房颤动(A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较为常见。而CHADS2评分对伴有或未伴有房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和卒中风险评估价值尚未有研究报道。因此,为了阐明CH ...
-
-
2012.06.08ASH2012:高血压选药胖瘦有别
美国布法罗州南部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首席研究员韦伯博士在2012年美国高血压协会科学会议上,报告了预先设定"预防联合治疗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临床试验 (ACCOMPLISH)"试验分析及结果,与接受氨氯地平治疗的病人相比, ...
-
-
2012.06.08脂蛋白水平正常但低密度脂蛋白粒子水平偏高的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LipoScience公司,一个通过核磁共振(NMR)这种高科技临床诊断方法,推进患者治疗的体外诊断公司,今天宣布,通过临床研究发现α脂蛋白水平正常的患者由于低密度脂蛋白粒子(LDL-P)数量的增多,仍旧有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脂蛋白是动脉 ...
-
-
2012.06.08FDA召回未申报的药品添加剂Reumofan Plus
FDA警告消费者,可缓解疼痛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天然膳食补充剂Reumofan Plus,含有多种标签上未列出的活性药物成分,可能损害健康。FDA对Reumofan Plus的一项实验室分析显示,该产品含有双氯芬酸钠,一种需要处方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 ...
-
-
2012.06.08刘超教授:谈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刘超教授个人简介:刘超,男,1961年生,博士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助理,内分泌科主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甲状腺协会委员,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甲状腺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 ...
-
-
2012.06.05VA/U-M研究:一成不变的方法已不再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治疗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道:降低糖尿病患者血压的措施正在奏效——这似乎太好了。研究表明,在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糖尿病患者中,已经显著地改善了他们的血压。其中,82%患者进行血压控制,94%接受合适的血压治疗。然而,随着控制力度的急剧升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服用过 ...
-
-
2012.06.05AHJ:女性绝经年龄和房颤风险之间没有关系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Jared W. Magnani在2012年4月Americ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研究称,针对Framingham心脏研究数据新的分析表明,女性绝经年龄和房颤风险之间没有关系。已知较早绝经是心梗和中风的危险因素,伴随着死亡率 ...
-
2012.05.31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及其存在的问题(下)
2. 3 覆膜支架植入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手术最好由介入放射科、心血管外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完成。具体如下: ①患者取仰卧位于全麻或腰部硬膜外麻醉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穿刺左侧桡动脉并置入5F或6F桡动脉鞘。以超滑导丝引导5F头端带有刻度标记的猪尾导管(金标猪尾导管)自 ...
-
2012.05.31重视腔隙性脑卒中的诊断
腔隙性脑卒中(lacunar stroke)系指大脑半球深部和脑干等中线部位由血管直径100~400 μ m 的穿支动脉梗死所引起的梗死病灶为0.5~15.0 mm3的脑梗死。大多由大脑前、大脑中、大脑后、前脉络膜动脉和基底动脉的穿支动脉梗死所引起。高血压和糖尿病是 ...
-
-
2012.05.31桡动脉径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厚积薄发
“经血管介入治疗”这种较为“柔和”的微创治疗手段,由于其安全、快速、直接、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经跨越了心、脑、肾等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治疗等多个学科。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也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就不同血管入路的优劣,也进行了较多的比较和考量。其中 ...
-
2012.05.31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死亡率高。1.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1.1 病因 绝大多数ICH 是因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引起;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 ...
-
2012.05.31低维生素D饮食增加脑卒中风险
在现代生活中日裔美国男人不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会有一个脑卒中高风险。据一项长达34年的关于脑卒中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被刊登在一份美国心脏协会的期刊上。Gotaro Kojima博士说:“我们的研究已经确认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能预防脑卒中”他是这项研究 ...
-
-
2012.05.31阿替普酶对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仍然安全
英国每年约有3万80岁以上卒中患者。但阿替普酶-一种溶栓的注射药物-却没有获准用于治疗80岁以上的卒中患者。尽管该药物可以用于缺血性卒中,心脏病发作,肺栓塞,但该药物安全有效地用于卒中治疗的时间窗仍有争议。两个发表在柳叶刀的研究揭示了阿替普酶可使8 ...
-
2012.05.31脑卒中伴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闭塞或破裂而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 可分为:①缺血性脑卒中 如脑栓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病人可出现肢体麻木、偏瘫、语言含糊不清及神经系统症状 但多数患者意识常保持清醒; ②出血性脑卒中 如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人突然发病 昏迷偏瘫、两侧瞳孔显著缩小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