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6.18T2DM患者亚临床房颤增加脑血管疾病风险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四分之一的中风是不明原因的,而亚临床心房颤动(AF)可能是一个常见的发病因素。为了在年龄低于60岁、在基线没有其他心房颤动和脑血管疾病临床证据的糖尿病患者中,评估亚临床心房颤动的发作是否与无症状性脑梗塞(SCI ...
-
-
2013.06.13Betrixaban能降低房颤病人主要不良症状的发生率
各组主要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房颤病人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很高。华法林的使用具有挑战性,它通常具有不可预知的抗凝作用,导致出血的危险性高。Betrixaban是一种新型的口服Xa因子抑制剂,它能被快速吸收,3-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Betrixaban已 ...
-
-
2013.06.13吴继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ARB、ACEI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19ACEI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3ARB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8ARB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1ARB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0ARB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9ARB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12AR ...
-
2013.06.05柳叶刀:全基因组研究揭示影响非裔美国人对华法林反应性的遗传变体
2013年6月5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的文章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影响华法林在非裔美国人中治疗剂量的遗传变体。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携带rs12777823突变的非裔人群使用较低剂量的华法林就能取得完整的疗效。领衔研究员Julie Johnson( ...
-
-
2013.06.03Eur Heart J: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地高辛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地高辛经常用于房颤的控制。然而,地高辛与死亡率增加有关。是否地高辛本身的毒副作用还是用药者体质弱并且有合并症导致死亡率增加,尚不清楚。近期,美国的吉尔心脏研究所肯塔基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地高辛与房颤病人的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该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 ...
-
-
2013.05.29Europace:CRP水平与房颤消融术后极晚期复发相关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存在增加了心力衰竭、脑卒中的发生,也增加了心血管死亡率。药物复律是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然而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不理想,近年来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症状严重的患 ...
-
2013.05.21丁香园2013年第一季度十佳微访谈
微访谈是丁香园于2012年上线的产品, 旨在建立医学领域专家与丁香园会员直接交流的平台。上线一年多时间,已经有近百位专家参与了微访谈活动,受到广大会员的热烈欢迎与响应。以下是我们根据提问数量及回答质量遴选出2013年第一季度十佳微访谈,供诸位会员回顾 ...
-
-
2013.05.20李秀昌:2012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ACS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02012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要点-1ACS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1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15INR异常和或出血时的处理-13INR异常升高或出血时的处理-16癌症患者-34不良反应-17不良反应- ...
-
-
2013.05.17不同消融策略对合并AF和AFL患者长期预后有差异
无心律失常发生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用心律失常药物)CTI:三尖瓣环峡部,PVAI:肺静脉前庭隔离A和B显示SF-36和BDI量表在研究开始时与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在临床上常见到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共存发生,这些房性 ...
-
-
2013.05.17导管消融较药物治疗对老年性持续性房颤具有更好的疗效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患者致死、致残及住院的独立预测因素。统计资料表明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小于70岁的发病率为1.2%-2.8%,年龄大于80岁的发病率为7.3%-13.7%,房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75岁,70%的房颤患者年龄大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