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12ESC2012:支架合并房颤患者并不需要阿司匹林
“出血对房颤后安装支架的病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来自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Mayo医院的David R.Holmes博士说。美国心脏病学会前主席Holmes日前在ESC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Dewilde's WOEST的试验。
-
-
2012.09.11房颤治疗策略的回顾与展望
A4 STUDY得出的结论-35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19AAD控制AF效果很差-15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21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20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22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24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专家共识-23 ...
-
-
2012.09.11ESC2012:肾功能不影响阿哌沙班的使用
ARISTOTLE试验的二次分析显示,新型抗凝药阿哌沙班在预防卒中和降低死亡率方面优于华法林,这一结果不依赖肾功能的情况。法兰克福J.W.哥特大学的StefanHohnloser医学博士说,阿哌沙班也可以减少严重出血,尽管肾脏受损最严重的患者似乎 ...
-
-
2012.09.10ESC2012: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共识解读
在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专家们首次制定了对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时有关CTR患者管理实践指南的国际共识声明。这份有关植入和随访指南和管理的共同声明,由欧洲心脏学会注册分会-欧洲心律协会(EHR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 ...
-
-
2012.09.05高风险PCI的“三联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房颤患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后,HAS-BLED出血风险指数高者亦不妨碍其口服抗凝药的使用。英国伯明翰大学Gregory Y.H. Lip MD与其同事报道:“PCI术后一年,HAS-BLED出血风险指数≥3的病人出院后口服抗凝剂者 ...
-
-
2012.09.05ESC2012: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植入MitraClip 1年后症状及功能均有显著改善
慕尼黑消息:一项注册研究发现,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经皮植入MitraClip 1年后,其症状及功能均有显著改善。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医学博士Wolfgang Schillinger及其同事报告称,使用MitraClip1年以后的567例患者中,有79%的患者 ...
-
2012.09.05诺华2期试验结果表明LCZ696能够提高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益
诺华公布的PARAMOUNT临床2期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HF-PEF) 疾病患者,临床试验药物LCZ696可以显著降低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一种关键性预测因子,该药从而成为该领域的首个治疗药物。在欧洲和美国,有多达两千万人受到这 ...
-
-
2012.09.01美国电生理学家John Mandrola博士谈药物在房颤节律控制中的地位
对于心律失常的药物,我有许多问题,您可能也是这样,对吧?他们已经存在了这么长时间了,但还是因为复杂而容易被遗忘。它们是强有效的化学物质,能巧妙的控制复杂的心脏通道。
-
-
2012.09.01研究发现醛固酮促进房颤发生
醛固酮增多症增加房颤(AF)发生率。但是,并不清楚是血流动力学所致的后果还是醛固酮的直接作用。Jan-Christian Reil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旨在阐明醛固酮的独立于负荷的效应对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的影响。在大鼠(Aldo)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并以1.5u ...
-
2012.08.29达比加群酯成本效益和临床疗效相较利伐沙班有优势
仅供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之外的媒体参考该分析结果基于RE-LY研究(达比加群酯)和Rocket AF研究(利伐沙班)数据的间接比较德国殷格翰, – 在缺少头对头比较研究的情况下,发表在《血栓形成和止血》杂志上的一篇综合性分析针对Pradaxa应用于非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