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11.06 孟旭:房颤外科治疗的过去、现在、未来
房颤外科治疗的历史药物治疗房颤,大多数病人疗效不满意,于是多种手术方法被设计出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如左房隔离术、经导管消蚀房室结-希氏束复合体、走廊式隔离术、心房横断术等,但这些方法各有明显的局限性,未能广泛用于临床。
-
-
2012.11.05 张运教授:浅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新诊疗技术
张运院士丁香园:张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相关研究进展也很多,请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张运教授: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基础。就是说动脉粥样硬化是我们心脑肾疾病的病根,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在我们人体不同血管床的表达形式不同,所以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疾病。但是如果我们去关注血管的病 ...
-
-
2012.11.05 陈韵岱教授:重视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陈韵岱教授丁香园:陈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丁香园的采访!我们知道,陈主任对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健康做的研究比较多,那么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是怎样的,发病趋势如何?陈韵岱教授: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现在才成为关注点的原因主要是:这个不是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问题,而是全球关注性别跟心血管之间的关系时间较晚,临床上新的技术和药物的研发大部分入组的病例男性数占了2/3的比例甚至还更多。目前大家很困惑这些药物和技术是不 ...
-
2012.11.01 王鸿懿教授:动态血压监测需纳入常规检查项目
王教授指出,动态血压监测(ABPM)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h、白昼、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均值,24h血压均值有较好的重复性;无白大衣效应;可评估昼夜血压节律;可评估24h血压控制情况,应为常规检查项目。全面客观诊断ABMP可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隐性高血压),了解血压曲线(晨峰、非杓型血压)以及血压的短期变异性。指导高血压治疗,降压达标意味着全天24h血压达到“正常”水平。因此,血压 ...
-
-
2012.10.29 马长生教授:房颤治疗最新进展
马长生教授在本届长城国际心血管大会上,马长生教授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丁香园通讯员:10月11日您给我们做了有关导管消融的讲座,作为我国实施房颤导管消融的第一人,请您跟我们讲一下导管消融近年来取得的进展有哪些?目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马长生教授:在房颤治疗上我们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第一个是新型抗凝药的问世,这些新药不仅不需要监测,而且比华法令更能有效地减少出血。第二个是导管消融,其较高的成功率使得指南把它 ...
-
-
2012.10.27 黄清海教授: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动脉瘤效果确切
黄清海教授: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动脉瘤效果确切
-
-
2012.10.25 刘建民教授:神经内外科一体化优势明显
刘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学术职务: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委员、血管内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神经外科学会委员。《中华脑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 ...
-
-
2012.10.17 安毅:海洋药物支架或可成为支架植入的主打产品
海洋药物不同于抗肿瘤药物,它是一种核聚糖,是从海洋贝壳类提炼出来的药物,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作为生物骨架,在骨科、口腔科都作用。目前我们将其转化到支架上来,已经得到国家研究基金的支持,海洋药物支架不但环保而且价格低廉,符合环保低碳的理念。
-
-
2012.10.17 杨跃进:完全可吸收降解支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就支架而言,完全可吸收降解支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他介入方向可能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即老年的主动脉狭窄。另外可能是二尖瓣钳夹缩,就是心衰之后二尖瓣反流增加的病人,这些病人的换瓣死亡率很高,也不是换瓣的指证,那么就用钳夹缩的办法,减少反流。
-
-
2012.10.12 傅向华:我国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我们的病人很多,但是我们缺乏总结,并没有多中心的对照研究来证明它的优势。国外虽然做得少、做的杂,甚至有的医院就做了几例,但他们把这些病例都加在一起,成了大型的多中心的研究,从而得出了他们自己的数字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