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1.10.08EASD:来自第47届欧洲糖尿病学会年会的全新理念
编者按: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向风和日丽,温暖如春。第47 届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年会的召开,却为大西洋沿岸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点燃了学术的火焰。本次大会虽然没有激动人心的大型临床试验的公布,但紧贴临床的争议却熠熠生辉。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治疗糖尿病的质量 ...
-
2011.09.28秋水仙碱可防止心包炎复发
意大利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中增加秋水仙碱可防止心包炎的反复发作。 该项秋水仙碱治疗复发性心包炎实验(CORP)对在心包炎首次复发期间使用该药物进行了研究,Massimo Imazio博士(意大利都灵玛丽亚维多利亚医院)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 ...
-
2011.09.28抗血小板药物ticagrelor与低剂量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强疗效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当联用高剂量的阿司匹林(超过300毫克)时,与标准药物氯吡格雷相比,实验性抗血小板药物ticagrelor会导致更坏的结果,但使用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则显示相反的结果。 这项研究是一个比较这两种药物的临床试验的二级分析,它发现ticag ...
-
-
2011.09.28患者女性22岁,主因胸闷乏力一例
患者两月前即产后12天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8-39度,当地医院给与青霉素治疗后有所好转。产后15天时出现胸闷憋气,不能平卧,无喀血,咳痰,至当地医院就诊查UCG示LV71mm,EF27%,以“扩张型心肌病”予地高辛、达立全、阿 ...
-
2011.09.27一种新复方制剂可成功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PLoS One》上的新研究显示,4种常用药物的组合疗法可大大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和威康信托基金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等多个国家开展了一项全球性试验,结果发现,4种常用药(阿司匹林、两种降压药和一种降胆固 ...
-
2011.09.22复发心包炎患者加用秋水仙碱可使再次复发率减半
巴黎(EGMN)——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首次复发心包炎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可使之后再次复发的风险减半。 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根据非随机观察性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推荐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复发性 ...
-
2011.09.20对冠脉狭窄婴幼儿置入支架可推迟手术
虽然临床上很少对幼儿甚至婴儿实施经皮冠脉介入(PCI)和支架置入治疗,但对于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室功能差的患儿,上述治疗仍不失可行性。8月22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小规模回顾性研究显示,对这类患儿行支架置入术可避免紧急高风险冠脉手术,使之可等到年龄较大时再 ...
-
-
2011.09.20王思让:防治房颤有据可依
...
-
2011.09.17药物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复发优于支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9月7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药物治疗在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复发卒中方面优于颅内支架置入术(N. Engl. J. Med. 2011 Sept. 7 )。 在SAMMPRIS研究中,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Marc I. ...
-
-
2011.09.14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
肿瘤的形成、发展可以是一个进展非常缓慢的过程。能够用药物在肿瘤形成的早期进行干预是最佳的防癌方案。不过,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觉得只要药物能够阻止肿瘤进一步发展就足够了。
-
-
2011.09.13房颤为什么要抗血栓
据统计,房颤大约占成年人群的4%,40岁以后房颤发生开始增加,65岁以后开始显著增加。老年人房颤发生率约7-14%。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
-
2011.09.09顼志敏:冠心病的合理用药
阜外医院心内科顼志敏教授讲座提问:冠心病的合理用药
-
-
2011.09.06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年似太长
8月30日,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热点研究发布会上,意大利法拉利大学医院的Marco Valgimigli报告了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PRODIGY(支架诱导内膜缓慢增生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延长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对冠脉疾病患者延长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和 ...
-
2011.09.05房颤患者的中风预防实施较差
据悉,新的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有中风高风险的房颤(AF)患者没有被给予抗凝治疗,尤其是可显著降低中风风险的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VKA)。 这些结果来自GARFIELD(全球抗凝剂注册表)——一项由血栓形成研究所(TRI)进行的了解全球A ...
-
2011.09.01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降胆固醇和基因多效性的交叉点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最初用来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最近几年来这类药物被认为是新的黄金时代中的"阿司匹林"。洛伐他汀最早于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他汀类药物。在多数欧洲国家中有五种他汀类药物 ...
-
-
2011.08.31综合干预改善糖尿病伴长血管闭塞介入治疗疗效
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81岁,发现血糖高30余年,胸闷20年,双下肢疼痛溃烂4月。 患者病史特点:①患者高龄(81岁),糖尿病30年;②既往血糖控制不佳;③高胆固醇血症(TC 5.85 mmol/l,LDL-C 3.14 mmol/l);④出现多种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 ...
-
-
2011.08.31麻省总医院病例报告:一名有发作性头痛和视力改变的16岁男孩 (一)
病历报告 一名16岁男孩因发作性头痛和视力改变到本院儿科神经门诊就诊。该病人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直到大约4个月前开始出现严重的头痛,每个月发作多达3次,持续3小时至8天(通常持续1~2天),并且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药片后头痛可改善。他的 ...
-
2011.08.30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增加MI风险
西班牙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有心血管事件病史的患者中,与连续服用者相比,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风险增加。 该研究纳入39513例首次接受阿司匹林处方(75~300 mg/d)用于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的患者(50~84岁),平均随访3.2 ...
-
-
2011.08.29胡大一:高血压治疗的新证据和新策略
胡大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
-
-
2011.08.29丁荣晶: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66岁,因“反复胸痛发作6年,加重伴心悸、乏力1个月”就诊。 现病史患者有冠心病史6年,3年前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于前降支置入支架2枚。近3年来,患者坚持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无胸痛发作。近1个月来,患者于快速行走时出现 ...
-
-
2011.08.29胡大一:高血压治疗的新证据和新策略
胡大一教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刊杂志主任委员。 问 :您觉得高血压新证据到底集中在哪几个方面? 胡大一:我想高血压的治疗有几个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从流行病学的研究证实血压增高无论是收缩压增高或是舒张压增高,都和脑卒中和心肌 ...
-
-
2011.08.26杨岫岩:读ACR白皮书,谈NSAID用药决策
杨岫岩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风湿免疫病专科工作十多年,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和 ...
-
2011.08.22双联抗血小板能否取代华法林治疗
8月5日,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召开的的“第九届中国心房颤动论坛(CAFS 2011)”会议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万征教授做了《双联抗血小板能否取代华法林》的报告,在此医学论坛网编辑对其演讲精华内容进行了整理,与读者分享。许多心血管 ...
-
-
2011.08.18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 ...
-
-
2011.08.18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