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ace: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对CRT反应良好

2013.03.14Europace: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对CRT反应良好

对于左室收缩功能减退、QRS波时限增宽且存在明显症状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心衰相关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近来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左束支阻滞(LBBB ...

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存在疤痕提示对CRT反应差

2013.03.14左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存在疤痕提示对CRT反应差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心肌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CRT可改善这类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死亡率。然而,目前还有20-40%的患者 ...

 左室射血分数高的患者植入CRT后获益更明显

2013.03.14 左室射血分数高的患者植入CRT后获益更明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方法。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于中重度心力衰竭伴QRS波时限明显延长的患者,植入CRT后生存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

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

2013.03.14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

  Takotsubo心肌病是由精神或躯体应激引起的,在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情况下发生的急性短暂性左室功能障碍。为了确定Takotsubo心肌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和临床结局,来自美国纽约州布朗克斯的贾克比医疗中心心脏科的Amit S Dan ...

2013.03.07阻塞性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对心衰患者的SV有相反的影响

阻塞性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均可增加心衰(HF)患者的死亡风险,这可能与患者睡眠时的血流动力学发生了改变有关。然而,HF患者在睡眠期间出现的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事件对其每搏心输出量(SV)的影响,此前还没有被研究过。由于阻塞性呼吸事件所产生胸腔负压可减 ...

CRT对窄QRS心衰患者无效

2013.03.04CRT对窄QRS心衰患者无效

首次因心衰住院随机入选工作或非工作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组的时间。Kaplan-Meier 曲线显示工作和非工作CRT组患者免于心衰住院情况目前大家已经知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使QRS间期延长的心衰患者获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研究所的Ber ...

Circep:老年人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与不良预后有关

2013.03.04Circep:老年人心电图PR间期延长与不良预后有关

心电图PR间期(<=200 ms and >200 ms )分层和10年随访内事件结局的生存曲线心电图上的PR间期随年龄增加延长,不同种族间也有差异,且与心房颤动(AF)、起搏器植入和全因死亡率有关。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Magnani等研究人员对一组老年混 ...

2013.03.04房颤是偶发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房颤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临床持续状态,其持续升高的发病率和流行性将成为医疗保健系统的沉重负担。房颤与高龄、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多合并症有明确相关性。人口学研究显示,房颤房扑是晚期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继雄:2012中国右心衰竭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2013.03.01吴继雄:2012中国右心衰竭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2012中国右心衰竭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解读-12008年美国Dana Point肺动脉高压分类-18ARDS右心衰的治疗 -23COPD右心衰治疗 -22不同基础病导致右心衰的治疗-16背 景-2第一大类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用药注意-20非药物治疗-15肺动脉高压右心 ...

CHEST:长期自动伺服通气对心衰合并中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益

2013.02.28CHEST:长期自动伺服通气对心衰合并中枢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益

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存在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OSA)、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CSA)和施陈式呼吸(CSR)很常见。为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转归,最大程度抑制CSA/CSR很重要,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能改善CSA/CSR近50%。自动伺服通气设备(ASV)能有效 ...

上一页 1 2 3 ... 71 72 73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