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03.24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新起点 — 首个国产靶向药物洗脱支架获准上市
一个医学专科的兴盛,不仅取决于基础研究水平、临床诊疗水平,还要看该专科相关的医疗工业制造水平。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
-
2014.03.23心脏植入装置监测房颤的抗凝治疗有待商榷
随着心脏起搏器、心脏同步化装置、埋藏式复律除颤器等装置的植入日益增加,新诊断心律失常,尤其是先前未监测到的心房纤颤数目也逐渐增加,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问题也随...
-
2014.03.18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诊治
-
2014.03.18赵庆彦: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
2014.03.18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
2014.03.17降低血脂血糖可减少BMI升高所致心脑血管风险
控制代谢因素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BMI导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可以使BMI升高引起的冠心病和卒中额外风险分别减少一半和3/4。
-
2014.03.17Wells 评分结合 D-二聚体检测有效排除深静脉血栓
Wells评分≤1+D-二聚体阴性可排除1/3可疑DVT,对于癌症患者Wells评分+ D-二聚体检测安全有效不足,可疑再发DVT需在Wells评分基础上加1分可确保排除DVT安全性。
-
2014.03.16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受损
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情况下的收缩功能不全在HFpE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尽管HFpE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完全正常,但确实存在收缩功能损害
-
2014.03.14短效β阻滞剂艾司洛尔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的纷争
JAMA杂志曾在线发表一篇关于短效β阻滞剂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临床预后影响的文章。 来自比利时、英国等不同国家研究人员提出了质疑。
-
2014.03.13Nat rev Cardiol:心脏磁共振在心脏淀粉样变中的应用价值
心脏磁共振有效诊断和监测心脏淀粉样变
-
2014.03.132013年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hral venous and sinus tlrombosisCVST)最初于1825年由Ribes描述,当时及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文献报道多为尸检结果。对其治疗也仅局...
-
2014.03.13如何安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2014.03.13张存泰:心律失常的分类和诊治
-
2014.03.11弹力袜不减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
目前尚缺乏弹性压力袜(ECS)对预防PTS安慰剂对照研究,SOX研究发现ESC对PTS无明显预防作用。
-
2014.03.11Nat Rev Cardiol:利伐沙班用于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来自美国堪萨斯城的Lakkireddy教授在JACC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房颤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不间断使用利伐沙班安全有效性”的文章,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述。
-
2014.03.07儿童肥胖预防项目有效降低血压
改善生活方式的儿童肥胖预防项目对高血压的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与体重状态的改变和干预类型相关鲜为人知。发现肥胖预防项目中等程度降低血压。
-
2014.03.06华法林减少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房颤合并CKD患者是否使用华法林存在尚存在争议。研究发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颤患者,华法林减少1年死亡、心梗和缺血性卒中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但不增加出血风险,而且与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无关。
-
2014.03.05英夫利昔不减少川崎病患者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生
英夫利昔单抗在减少急性川崎病炎症方面安全有效,但是否减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生率尚不清楚,研究发现英夫利昔不减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生。
-
2014.03.052012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2008年3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我国第1版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指南,对规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4年来,随着对DVT研究的深入,其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枝术、疗效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适应这些变化,中 ...
-
2014.03.05肺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
2014.03.05肖文良:常见正常和异常心电图
-
2014.03.05β阻滞剂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的争议
近期JAMA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β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初始治疗”的文章,研究者认为需要开展β受体阻滞剂亚型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高血压起始治疗药物β受体阻滞剂与死亡率和心血管发生情况的研究。
-
2014.03.05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效果良好
在治疗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时,紫杉醇涂层球囊(PCB)血管成形术不劣于紫杉醇涂层支架植入术。
-
2014.03.04高糖摄入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分析显示,主食以外摄入糖分占10%-25%之间的人群,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30%;主食以外摄入糖分高于25%的人群,相对风险几乎增高三倍。
-
2014.03.03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的“肥胖悖论”
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Shah博士等研究发现,对于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局限于年老、心功能减退、无心脏代谢疾病、复发心衰患者),BMI增加减少心衰死亡率。